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英國新聞自由考(八):自由市場的昨日

 為什麼?



因為美國式的商業電視看起來更糟糕。





八、自由市場的昨日

    
承前閱讀:
英國新聞自由考(七):自由報業的真相


    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創始之初,被視為一種饒富深意的社會創舉。BBC的首任發言人Matheson如此替他引以為傲的服務機關定調,他認為,BBC是在市場控制與政府直接管制兩種途徑之外的國家服務新典型。


    由首任發言人的談話,我們可以瞭解BBC1926年肇始之初便稟持著公共服務的精神。


    但在BBC初生之後,是否便延續著歐洲深厚的公共服務傳統,一路順暢地成為世上獨樹一格的廣電系統呢?順著歷史的演進來看,我們發覺並非如此,BBC一方面抗拒著政治勢力的介入,一方面抵抗著新自由主義所高舉的市場競爭


    BBC自肇始之初,便不斷有政治黑手介入,染指之意,其意甚明。但若要仔細剖析,則需瞭解當時的英倫歷史,其中錯綜複雜之細節頗多,在此先按下不表,我們在這裡關心的是,BBC商業化市場化的對抗。

    現在我們對於BBC的看法,多半不加思索地認為這是一個公信力極高的廣電組織。事實上,這種看法乃是因為其深厚的歷史傳統而來,但在BBC草創之初,可沒那麼幸運,因為它是獨佔事業,因此引起了不少口誅筆伐。

貝佛里吉報告(Beveridge Report


    1947年,正值BBC換照之時,當時的工黨政府委託貝佛里吉組成調查審議委員會,該委員會的目的便是對BBC進行評估,衡量其是否能繼續保有獨佔市場的權力?

    貝氏在報告中提出,他對BBC這種以倫敦看天下的視角不以為然,並且批評BBC的黑箱作業文化以及自以為是的使命感。

    此外,他更明白指出BBC的四大罪狀,是為:官僚作風、自以為是、偏袒不公,以及毫無效率。

    儘管貝氏在貝佛里吉報告中如此重砲轟擊BBC,但在結論中,他仍然建議英國政府繼續發給執照。為什麼?


因為美國式的商業電視看起來更糟糕。



    那麼,美國式的商業電視,強調自由市場有什麼問題呢?


    貝佛里吉在1934年便銳利地指出,在自由市場的經濟體制下,消費者只能購買廠商所供應的物品,而這些物品並非有益的必需品,因為只有最有利於廠商獲利之物,才會在市面上販售。


    這種商業邏輯在大眾傳播業更行顯著,我們知道,就新聞業來說,提供的產品,不一定會賺錢。而提供我們認為「不好」,不符合基礎新聞專業守則[1]的「新聞」,常常都是大賣。


    所以,這是自由市場論者很大的破綻。消費者並非擁有絕對自主權,也不是在多樣化的選擇中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而是、只能在小利於業者或是大利於業者中做出極其有限的選擇。

極右勢力的文化革命


    舉例而言,在不受公共責任,純以經濟導向的天空電視(Sky TV),以四個小報式的頻道席捲市場。其一是全播卡通的兒童台,再者是一個電影台,其他兩個是反覆重播的肥皂劇頻道。


    以這樣的內容,很難說服我們相信市場導向的作法可以增加「主動閱聽人」的選項。事實上,由於該台大量壟斷體育競賽轉播,反而使大眾的選擇更行減少。所以由本例我們可以瞭解,「理想上」(例如某些傳播理論課本會出現的)所謂「主動閱聽人」,並沒有把社會上所提供的節目納入考量,而排除掉真實可做的選擇,僅以想像中的「選擇」,去描繪理論的地圖,當然,這種地圖便不具有帶路的功能。[2]


    就算我們換一種觀點來看,除開無線電視,我們增加了有線電視、錄放影機、衛星電視等channel好像是增加了選擇的多樣性,但不必然提高節目品質與類型的多樣化。


    在高舉自由化大纛的柴契爾所掌權之80年代,延續公共廣播傳統的BBC可說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


    以往BBC所受到的責難,頂多是指摘其尾大不掉、老大心態、自以為是的菁英主義,但大抵上這些責難,仍就是奠基於「BBC存在」所發出的批評。


    但柴契爾等新自由主義派的掌舵者們可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那種「公共服務」的理念,不過是一群維護自己利益,排除市場競爭的傢伙所捏造出的假公濟私藉口。


    柴契爾在她的回憶錄裡提到:「廣電媒體工作者不過是這一夥人——包括教師、醫生、律師等所謂專業人士——當中的一群,他們以崇高的利益為藉口,替自己的利益辯護。


    柴契爾透過各類官方、民間的傳聲筒,將BBC定調為一隻傲慢自大,且受到過度保護的巨獸。一旦民眾接受這種宣傳口號,她便率領保守派展開一場極右的文化革命。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柴契爾所玩弄高超的政治手段,在於她竟然可以把兩股相互衝突的力量,導引到同一目標——BBC身上。


    其一是藉著中產階級團體對媒介內容的不滿,成立一些自命為道德捍衛者的組織,例如懷特豪斯夫人所組成的「閱聽人協會」(View’s and Listeners Association)。這類組織認為英國的道德淪喪應該歸咎於電視。但事實上,電視節目的內容只是這類中產階級不滿者的祭品罷了。


    第二是柴契爾在傳播界的支持者,其中首推媒體大亨梅鐸——雖然柴契爾在回憶錄中刻意忽略梅鐸的名字,但我們不會忘記這件事。


    梅鐸對於英國電視去管制後的驚人商機抱持高度興趣,因此利用旗下所有的媒體,對於柴契爾的極右文化革命,展開無止盡歌功頌德之能事。


    極右派柴契爾的論調相當有趣,她認為引進市場競爭,就可以改善並提升道德水準。這種論調,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自由派份子將其奉為聖經的「市場萬能論」。簡單地說,就是不管哪個領域,出了什麼問題,只要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就萬無一失,因為必然有那隻「看不見的手」,可以將所有的事情都帶上軌道,了不起,市場競爭對於極右派人士而言,是這個世俗世界中隱匿的神祇。


    就在柴契爾開放廣電市場,期待她的好朋友梅鐸重振英倫士魂之時,梅鐸悄悄地讓那個專報八卦的小報《太陽報》老店新開。


    無可否認地,在大西洋兩岸的雷根、柴契爾兩人合力之下,掀起了全球新自由主義的浪潮,在英國國內,由於保守勢力長期當政,一手掌權、一手管錢,BBC的公共服務傳統在80年代被打得潰不成軍。


    非但如此,整個80年代,全世界的公廣系統都面臨如海嘯般瘋狂襲來的去管制壓力。


    一旦廣電服務解除一開始被賦予的公共責任後,廣電系統便迅速退位為龐大娛樂產業的一部份。就像是電影、肥皂劇、流行歌曲一般。


    舉例而言,在過往管制、公共服務的年代,電視新聞是和其他的電視新聞競爭,如此競爭,是奠基於有限管制下的專業競爭,因此有一專業標準衡量。但去管制,全面開放後,就結果面而言,導致新聞台娛樂台一起競爭那幾百個頻道裡面的星塵收視率。既然是與娛樂頻道競爭,那當然,新聞頻道也是用娛樂的方法來做節目


職是之故,記者、主播可以任意轉台,從新聞從業人員變成演藝人員,現場記者走著台步,講著顛三倒四的話語,甚至成為新聞戲劇中的演員,也不令人意外了。


    英國經驗,臺灣為鑑。



問題:

如果你是NCC主委,你會制訂規劃何種政策藍圖導正台灣的媒體市場?








[1] 例如不加查證、斷章取義、胡亂落題,甚至炮製新聞等。
[2] 事實上,「學者」常犯這種想當然爾的錯誤,例如「觀眾不好嚴肅報導」假說、教育假象、閱聽眾組成、勞工文化等。這種魯莽地假定研究,正是我們所該引以為鑑之處。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