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不想要讓物質條件的窮困磨損掉我的志氣與眼界。窮不能窮志氣,省不能省投資自己。在看了〈知識有價論——相機評測篇〉與〈讓我自由你的夢想(十):自我投資〉這兩篇文後,我更確定這件事情。
※ 本文為2013春季攝影班同學心得。
承前閱讀:
C. R(對爬行動物最終決戰兵器兼平行世界替身詩人醫師):
貪小便宜從來不是件好事。
「幸運地,這是個例外」
也才大概兩個月前吧
因為兩人同行的優惠,報名了Aura大叔的攝影咖啡廳,
事後想想也太衝動了
事後想想也太衝動了
每個禮拜Aura大叔的攝影課深入淺出,
都有不同的收穫。
但也都圍繞著三大主軸不變:
愛情。思考。光合作用
都有不同的收穫。
但也都圍繞著三大主軸不變:
愛情。思考。光合作用
攝影同愛情,是一連串的抉擇
如何取景構圖?要如何曝光?對焦距離的掌握?選用黑白或彩色?
白基準如何設定?為何刪掉那張、保留這張?
思考,每張相片
背後訴說的那個故事,
想辦法從片子看到按下快門瞬間的心情與想法
背後訴說的那個故事,
想辦法從片子看到按下快門瞬間的心情與想法
「光」合「作用」
相機本質其實是光與影的交互作用
跳脫眼睛的死胡同,才能抓到別人看不見的感動
不像坊間一般攝影課的技巧教導
Aura 老師
啟發了我為什麼要拍照:
為了拍照而拍照,不是攝影
有了想法,才有靈魂。
啟發了我為什麼要拍照:
為了拍照而拍照,不是攝影
有了想法,才有靈魂。
(2013/05/25 大稻埕碼頭 日落後五分鐘canon 550 D / 18-55 kit 鏡Tv: 1/60 A: 7.1 ISO:100 WB: 6000K)
We don't take picture
We are taken by picture
We are taken by picture
基礎前班最後一堂課,Aura大叔送給我們的一句話,很有意思
也送給想要入門攝影的伙伴們~
***
H. C(公務員):
老師同時也給同學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不鼓勵器材的軍備競賽
而是用好手上現有的器材就可以
他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權衡工作的需要與可攜性
選擇了m4/3系統的EM5
不一味追求最好的畫質或機身性能,而是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什麼是「剛好」的
這個觀念其實對學攝影的人太重要了,不知多少同好陷入追器材的迷思
而花了很多可以花在其他地方的錢(例如去上課學知識)
換器材不卻換思考模式,能感受到的升級是很有限的
今天最後一堂課,意外的有點感動
我曾上過不少老師的課,包括許多網友認為很有料的,但是未曾聽課覺得感動
老師說攝影是個尋求自我的過程,
因為必定是某個畫面觸動了自己(We are taken by
pictures.),才會想拿起相機
因此藉由大量觀看自己的相片
可以了解自己是怎麼樣的人、喜歡什麼樣的事物、會被什麼畫面感動
如此一來,攝影就不只是攝影而已,而是了解自己的一扇窗口
(現代人多麼缺乏與自我對談的時間)
攝影不只是向外看,也是向內自省的。這真是個超棒的嗜好
***
L.C (唱歌很好聽講話超尺度的樂團司機):
已經忘記是什麼狀況下看到老師的臉書還是部落格。應該是某個朋友轉貼的吧我想。
文章犀利、照片裡面的女孩清秀有靈氣。
題材包山包海什麼都有。
於是產生很大的好奇心,到底這個作者是怎樣的人呢? 長得怎樣? 說話怎樣? 都在想什麼?
沒想到接著部落格就開了攝影課。
想想我身為社團FB管理人卻屢次拍出很詭異的照片的經驗,去上個課也許會得到很多啟示。
所以就去了。
老師上課內容的有趣就不多說,對我來說最有趣的其實還是吐槽老師,然後看老師發出慘叫聲或是一些漫畫式的反應~
我一共上了攝影基礎、攝影基礎(後)、以及攝影文化論。
我大概每堂課都問了回答與討論佔掉上課時間1/4的問題 (但也許是老師鋪梗讓我們問的也說不定?)
再詭異的問題老師都能回答,真好。而且我的怪異假說老師也偶爾能認同! 真好~
很開心能上課、帶著相機跟大家去爬山、還有一起吐槽濕滑的水岸電梯。
因為工作時常在周末、外加爬不起來等等的緣故,欠了很多堂課。期待老師能一直開課,讓我一直去補課~ (想得美喔
在課程結束的這天我也買了新相機,很期待這次我會拍出些怎樣的照片...喔不,是接下來我會遇到那些讓我非得按下快門的場面,這次我會清楚拍下來!!
謝謝老師。
***
H. C. (工藝青年→文藝青年):
攝影文化論心得
很幸運地,參加了攝影文化論這一期的課程。
自己是工學的背景出身,對於藝文知識的了解並不多,但長久以來一直保持著相當的興趣。在介紹之下,閱讀了歐老師的部落格,對歐老師遊刃於人文科學領域的素養感到佩服,很想要親自見見這位老師,上上他的課,於是便報名了課程。
在課程當中,老師對於各色的學問如傳播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等往往信手捻來,替教材下了許多別出心裁的註解(如Susan Sontag其實只是個傲嬌天龍女,不時地在耍任性)又或者是整合許多相關的文化淵源,解釋現象背後真正的原因(如騎士文學的濫觴)這些訊息再再地開拓了我的眼見,也讓我一點一滴地在當中學習到如何連結散亂無系統的知識,並進一步地整理出一套論述的架構。也許有時會超展開,但,不論是有關於什麼方面的知識,我就如一個小偷,總是在課程結束後,喜孜孜地計算我又新獲取了多少的財富,而且總是相當貪婪地希望可以得到更多一些,如此地意猶未盡。
老師上課的風格真的相當地生動!不論是表情、肢體語言、或者是敘述的方式,對我而言,真的是相當新奇的感受!而跟隨著老師與同學間討論的步伐,我用著我全然想像不到的方式和課堂上所選用的經典進行著對話,一步步地揭露表象下的真實,尋訪散落於笑聲中的智慧,這些經驗一改以往我對冷僻生硬的人文知識的學習印象,也加強了我繼續學習的熱忱。
***
H. L(快自由了):
攝影技藝上的厚積薄發
「感謝各位在22K的時代,選擇本課程」這是老師第一堂課的開場白。
說實在的,會上基礎攝影班,對我來說是一件瘋狂的舉動。
身為一個在外地服役的人,假日已經夠有限了,為何還要犧牲假日的早上特地去上課?一個月能領到薪水相當有限,為何不拿去作其他消費,而是要很痛地挪出大半收入,去學攝影?
周六早上通常伴隨著剛回台北的疲憊,周日揹著大包小包的離去。
歐老師說他剛當記者的時候,常常覺得肩上很沉重,攝影器材的重,與工作壓力的重。
負重成為了一個雙重隱喻。對我而言,亦是如此,脫離學校的保護罩,在前往職場的過渡帶上,我投入了時間與金錢學了攝影。
我曾經可望而不可及的攝影。
「別吝惜求知的自我投資。」
誠如前文所說,對我來說上攝影課是讓時間與金錢已經很有限的狀況,更加捉襟見肘。我只能說相當困窘。但我還是來了,因為我不想要讓物質條件的窮困磨損掉我的志氣與眼界。窮不能窮志氣,省不能省投資自己。在看了〈知識有價論——相機評測篇〉與〈讓我自由你的夢想(十):自我投資〉這兩篇文後,我更確定這件事情。
當然,看到這篇文章的你,自我投資的標的未必要是攝影,但我想傳達的也是在自我提升上面不要吝於投資,要投資會增值的自我精進上,而非隨著消費循環輕易折舊的事物。(況且,基礎班的時薪算下來一小時大概兩、三百塊,有教過家教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樣的價錢,已經算是偏低了)
如果你有某項興趣的話,不要輕易地因為工作或學業放棄它,隨著歲月的積累,你的能力也會愈來愈強,也許總有一天會在你未曾預期的地方,以想像不到的方式回饋給自己。
Aura
這也是第一堂課所說的話,我覺得這可以展現在多年後,歐老師因為新聞攝影的訓練──在惡劣環境拍照、掌握瞬息萬變的當下──而能接到久石讓音樂會的拍攝工作,我想這應該也是當初他始料未及的吧。我自己也非常希望,之後回想起來會慶幸自己在很吃緊的時候,還有為自己多做些甚麼。
這幾堂課的確改變了我,看舞台劇的時候對光開始敏感了,看別人的照片會想要是他的光圈、ISO值調整一下,照片就會不一樣了。要是我在遇到某個攝影大師,我就可以和他請教他是怎麼取景,怎麼去排除掉環境中的雜物,又怎麼去構圖?照像的高度與角度的搭配,如何借助自然光,如何補光如何調整色溫?在此之前,我不知道照相機看到的世界其實與人眼不同,透過這一系列的課我開始知道要怎麼樣去調整相機與我眼睛的差距。
我很喜歡一句話叫做「很多事情是費盡千辛萬苦,才讓你看起來十分容易。」我想這應該也呼應到在攝影技藝上的厚積薄發吧!
希望之後仍有機會持續精進攝影技術,然後享受攝影的樂趣。
***
Aura:
一般人都認為攝影是去「抓住」什麼東西;但實際上是我們被某種情感與畫面召喚,這影像就存在於世間,我們只是把它留下而已。
這就是最後的重點——你為何被某種畫面觸動,進而想要拍下?延伸出去的想法是:在這種狀況下,你要如何使用攝影技術來表達你的主題?
所以,攝影中,最重要的不是器材,而是想法,因為不去尋找,你不會知道自己喜歡拍什麼樣的照片,而又是為什麼喜歡,這點非常重要,瞭解這點後,請各位回去重新省視自己的照片,必然會有不同的發現。
攝影是一種媒介、一種溝通的手段。透過人像攝影,我們更瞭解對方;透過風景攝影,我們更瞭解自然;透過你拍照的主題,你也更瞭解該主題的知識。最後,透過思考,內省自己的作品,你才更了解自己,瞭解你從不瞭解的自己。
瞭解自己──這最後的工作,就要靠你了。
延伸閱讀:
現正招生中!
後日談(二):學歷的價格
後日談(三):成功的價格
***神秘特別版***
G. L(身在曹營心在漢,1992入黨的神秘工程師):
※ 教師註:一切盡在不言中。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