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

修行在個人(十一):教育理想國





11



H. T國家衛生院公衛人員):


就在畢業好多年之後,才在跟自己專業八竿子打不著的攝影課堂上初見教育理想國的模樣,這倒是很多小小的改變與收穫之中,最最意想不到的。





承前閱讀:


C. N. C(資訊業):


之所以學習攝影,是不想成為只會按快門的機械



先不計學生時期只是拿著小相機胡亂拍照,從真正想要學習、瞭解攝影至今正好兩年的時光,其中的動力除了培養額外的興趣,也是希望自己拍攝出來成品,能夠有味道、跳脫平凡。原本先從書籍、網路上自行摸索與閱讀,再決定多花些錢參加攝影課程。第一次的接觸是在批踢踢上看到歐老師的免費講座,那時正好前一個攝影班剛結業,但覺得拍攝時仍缺少想法,拍出來的成品也自認缺少可看性,便帶著不如意的作品想聽聽看其他老師的見解,沒想到立即體會到一試成主顧是什麼樣的感覺,在簡單兩個小時的講座中,我學習到透視變形與鏡頭變形、擺脫平視角=觀光客的拍攝角度、機身上會注意到但百思不解的焦平面符號,等等許多理應是攝影者所具備的知識,但沒有在以前自行摸索與前一個攝影班之中聽到、或是能深刻理解。在當天聽完講座之後,便立即報名歐老師的基礎班。


重新立下基礎



在課程內容中,真的能接觸到非常札實的基礎訓練,在一般攝影班、網路或書藉中很少提到卻也十分重要的知識,有許多知識在參加過歐老師課程才學習到,從一開始的購機知識與破解店家話術,到18%的由來、相機的測光測不準的原因色溫的概念(上了這堂才發現自然界和相機的K值是相反的!)等等,並且強化對光的認識,因為攝影即是以光作畫。而且歐老師對於傳統底片與數位攝影都有很深的認識,因此常點破許多口耳相傳的攝影謬論,對大家的提問也是有問必答,而且答案背後都帶著強而有力的攝影理論與佐證。雖然在基礎班上學期沒有安排外拍課,但所學的都是十分重要的攝影基礎,唯有先立好根基才能運用自如。而課堂的氣氛也是非常地歡樂,尤其是會聽到一些相機與廠商的不為人知的八掛或秘辛,結果每週的攝影課成為我最期待的事。由於歐老師的課程內容真的讓自己感受到不同以住的刺激,所以在上學期最後一堂課中,我先「衝擊」二字做為我初發的感想,幸好都是很正向的衝擊。


實踐與活用



在下學期的課程中,則透過排定的外拍課,利用上學期所學得的知識,配合手中的器材以加實踐,也因此對自己手中的器材有更深的認識,例如現在會很注意機身的白基準是否能表現出與現場環境一致,或者會刻意使用不同的白基準甚至再加上偏移的功能,創作出想表達的色彩。在每一次的外拍檢討,歐老師幫大家點出拍攝時的盲點與可改進之處,也不斷地在復習先前所學,再次加深印象。這時我也開始拍攝黑白作品(雖然產量很少),透過課程所學,在垷場色彩不佳但光線反差大、或是有著特殊的線條或形狀,我都會試著使用黑白模式創作,由於能理解使用黑白模式的時機不會只是想拍黑白而拍,或者不知如何善用黑白模式讓作品更出色。我也很感謝歐老師利用一整堂課的時間,教導閃光燈的知識與操作,免除自己想接觸閃光燈但是先被看不懂的術語所轟炸。


IMGP2070


持之以恆、持續精進


我很喜歡歐老師在部落格裡的一篇文章:攝影學的木桶理論[1],透過自己的技術進步,進而提高作品的水準,不要讓自己成為整個系統最弱的一環,否則那專業在器材,而非自我。也是從歐老師的攝影課開始,不僅學習很基本但又十分重要的知識,也更認識自己手邊的相機,雖然技術仍有需要加強之處,但這也是學習的過程之一,並非能夠一步登天。現在的我也開始養成在按下快門前,思索如何以現有的知識、器材與環境進行創作,因為那是具有思考能力的自我,而非按下快門的機械。


Best regards.




***

H. T
國家衛生院公衛人員、華盛頓州大兒童發展學碩士,日後將至霍普金斯深造):


首先,要謝謝老師的有教無類。
無論配備是陽春或精良,只要是前來求教的,老師都無私分享。


光學理論機械操作,到光線的觀察取景的平衡與創意,到個人拍攝經驗分享,都能用邏輯清楚說明難題,把悲慘的經驗說得生動有趣當拋出一句問題可得老師百句專業的回覆,再能用簡單的方式整理心訣,方便學生隨時提取記憶(老師居然自印筆記,有沒有這麼專業!),在我心中,這是很優秀的老師才能做到的事情。


回想過去十幾周的學習內容,其實好多好豐富,很驚訝這僅是基礎的前半段。但事情好像就是這樣子的:簡單的事若能持續地探究下去,可能會發現那還真不簡單。


眼睛每人都有兩顆,但視野卻是在一次次的定睛凝視,才有機會變得寬廣立體,差別在於願不願意投入時間,有沒有一個老師或一個典範的存在,能讓人亦步亦趨地培養凝視的耐心,與預視的眼光。


話說回來,再簡單的事情,若專心一意的堅持去「養」,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


學習真的會遇到很多挫折,特別是當心裡一急,念頭轉不過來時。若再加上集滿太多失敗嘗試的點數,學習的初心與熱忱再強壯,都有就可能被挫折折到夭折。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在學習攝影的過程中,我所遇到的困擾與挫折,反而更像是許多進步的小轉機


就在一次次的驚呼「原來這台相機換老師拍,居然能拍出這麼漂亮的樣子,果然是設定跟構圖的問題,讓我再好好想想」、「原來還有這種直覺就很喜歡,但我未曾被發現的影像特色,噢相機我愛你」,讓我更珍惜手邊所擁有的器材,包容它的其實有點陽春與其實有點笨重。


人難免都會比較,這無可厚非,因為這是進步的動力。但若能透過一次次的試驗與成果比較,再從中找到同個器材在過去看不見的優點,這種樂趣,真的是很難以言喻,大概是介於中樂透與到金瓜石淘到沙金之間。同時也明白,為什麼老師總是耳提面命:要致力升級的是軟體, 攝影不該只是軍備競賽的道理。


──


我一直很相信,法不孤起,必仗緣生。想不到學習攝影,又再次印證了這個有趣的道理。


生命的一個階段與一個階段之間,總會穿插許多小事情,冥冥之中會有許多反省與學習機會。不過呀,這些事件,可以遠從好多年前就開始鋪梗,只是當時的我不會曉得。


沒有交換來的相機,沒有相機包上厚到無法視而不見的灰塵,沒有改變固定行程的喜捨與決心,沒有出國時總是捕捉不到眼前美景與美人的遺憾,沒有為什麼大家這麼推崇森山大道[2],但我怎麼看不出什麼來的疑惑,此類巧合種種,促成了學習的因果。順著時間之流,任何伴隨著學習攝影而來的改變,或大或小,也剛剛好地發生在當下,發生在一個比較靜的下來的、敢問問題的、想著該如何向內觀照的當下。


11


一同上課的同學,雖各自懷抱著不同原因前來學習,結果卻能在同個時間點聚集,也是有趣的緣分。每個人的硬體裝備不一,軟體版本也大大不同,但湊在一起討論時,總是會有非常有趣的事情發生。


在這種類似混齡學習的環境下教學,對於老師而言,其實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我也認為老師management的很好。身為一個非常入門的初學者,有幾次,其實是準備放空呆坐,心想著:噢,接下來的討論應該是超過我的理解範圍了,但聽著聽著,倒還多多少少學到一些當下能夠吸收的新知。


在同個時空下,老師不但解決了進階學習者的疑惑,也讓初學者有機會預習將來可能遇到的類似問題,這真的很難得。對於技術與經驗皆十分深厚的同學來說,我想,這些名為「基礎」的內容,一定也有著什麼我現在無法了解的深刻內涵,才能吸引著他們一次次地回來複習吧。


就在畢業好多年之後,才在跟自己專業八竿子打不著的攝影課堂上初見教育理想國的模樣,這倒是很多小小的改變與收穫之中,最最意想不到的。


最後再次謝謝您呀。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