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們進去前學ABC,出來後是HCB,他是一道門,一道攝影師無法避免的門。」
不管是從新聞記者、攝影家、藝術家去瞭解他,他,還是原來的他,那就是Henri Cartier-Bresson(昂烈‧卡帝—布列松),他是一個世代中,大師中的大師。但是布列松自1973年後,左眼因積勞成疾,自新聞最前線退休,專心於繪畫,已少有新作,直到今年(2004)年逝世,才重燃世人對布列松的討論。
布列松被視為新聞攝影之父[3],作品啟發其他攝影者,並被視為法國的國寶,總統席哈克哀悼說,布列松的過世是國家的損失,「法國失去了一名真正的攝影家,真正的大師,以及他那一代中最具天賦、備受尊崇的藝術家。」 [4]
哈斯(Ernst Haas)於〈抒情的人生觀〉[5]曾提到,「攝影師們進去前學ABC,出來後是HCB,他是一道門,一道攝影師無法避免的門。」[6]既然同是大師級的報導攝影家如此推崇他,足見其影響力。其實,布列松不止在西方攝影界享有大師級地位,連在台灣都有眾多跟隨者,如知名攝影家阮義忠先生便被稱為是「台灣的布列松」[7]。
由以上簡述可知,布列松的確是一位傑出的攝影記者、攝影家、藝術家。但這位大師級的人物,在台灣卻少有人論及,不只坊間攝影書籍的專櫃難尋其作品,連學界也少有人論述,以「全國碩博士論文網」為例,以「Cartier-Bresson」為關鍵字搜尋時,沒有找到任何論文。而後將搜尋範圍為擴大為「不限欄位」後,也僅得三篇論文[8],並且只是約略提及,可見研究布列松在台灣並不是一門顯學。
由此看來,這位舉世知名的攝影師,在台灣不止學界沒有給予大師般的重視,連一般攝影界的後生晚輩也對大師不甚了了,即便有著些許認識,也多是片面與闕漏,這是很大的遺憾。因此,當大師遠行之時,我在極東的島國以這幾篇文章,懷念新聞攝影的宗師。
圖說:
布列松喜歡拍照,卻不喜歡被拍,就算肖像照也多半拿著他的愛機以「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樣貌出現。彩色照見此。
另感謝Magnum,本系列文使用之相片均來自Magnum圖片社,往後將不另做說明,讀者可由相片中的Magnum浮水印瞭解來源。
最後,系列文完稿時間為2004,能在2011年的今日與各位重新見面,該感謝Am。
值得注意的是,1956年這次展覽,是羅浮宮第一次舉辦攝影展,之前眾多攝影家想在羅浮宮辦展,均不得其門而入,這個僵局直到1956年布列松的展出才被突破。因此1956年可以說在攝影史上,是關鍵的一年。
我想起七年前你幫我拍的相片,白駒過隙。
回覆刪除台灣怎可能流行HCB徠卡流
回覆刪除都馬是
1.黑面美少女外拍F1.4流
2.沾母士資訊展辣妹流
3.阿末GRD極致浪漫文青流
這些才是相機銷售量的生力軍阿
樓上戰意很濃
回覆刪除非常好
HCB眼睛壞掉也不是沒理由的
回覆刪除萊卡那個景觀窗實在太小
疊影區在大太陽底下還會人間蒸發
如果他用媽咪呀或是Zeiss 搞不好還可以多拍幾年
不要懷疑 徠卡機身性能真的不怎樣
只不過用HCB名號和高昂的售價武裝起來罷了
不要吹噓什麼機身可以擋子彈 飛機摔下來不會壞了
(那個佳能AE-1不是在廣末涼子的戀愛寫真裡也可以擋子彈嗎XD)
有種當場砸一個給我看
有種拿到軍訓課當靶子
科科
回一下steven
回覆刪除我其實沒有戰意 只是實話實說而已
(這幾個人的作品我其實都蠻喜歡的 黑X的調控檔我也有用)
想想影像俱樂部 ( Thinking Image Club )
回覆刪除這是我在FB上設的社團
很希望可以邀請你加入
一同與其他攝影同好分享影像的美好
Mr.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