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5日 星期四

2015春季攝影班:攝影文化論——真正的文創


</span><span style=






        這組平凡無奇的相片,拍賣價是1,888,000美金。

        網路上的美圖,你願意花多少購入?

        「美」之為物,究竟為何?若能給文化定價,又該是多少?

        或者最底限來說,你該如何令自己的作品,匹配高價?

        這就是我們的討論標的。












指定閱讀:
杉本博司(2005)。《苔のむすまで》。東京:新潮社。
        黃亞紀(譯)(2011)。《直到長出青苔》。台北:大家出版。


(一)
        提到日本攝影師,你優先想到誰?


        森山大道?荒木經惟?或更年輕,用色豔麗的女攝影師?


        然除此之外,同學聽過杉本博司嗎?


        為何這學期介紹他?我們先以文化的角度進入。


        攝影的文化意義為何


        攝影,器械是標準的西方科技,而學習攝影所依循的古典繪畫美學,亦根植於西方。但讀者可曾想過?在儒教文化圈成長的亞洲人,使用西方器械,學習西方美學理論,究竟與在基督教文化成長的歐美人士,其作品差異何在?


        或者以另面說明:設使一名歐美人士拿起毛筆,學習書法,而他臨摹的帖,亦即美學風格,完全是東方文化的體現,那麼他在學習時,將會出現何種文化上的刺激?


        杉本博司提過:「我因在西方居住,而瞭解東方。」乍聽之下相當不可思議,但仔細推敲,是否能聽出更深一層的含意?


        以攝影為媒介,我們將觸及東西方文化之異。



(二)
        文化談完,我們再以商業的角度觀之:


</span><span style=


        乍看之下,這就只是一組普通不過的照片,特別是第三張,第一次拿RF機的人很容易拍出這種照片


        然而,這組照片在2007年的佳士得拍賣中,含佣金1,888,000美金成交,是目前亞洲攝影作品最高價。


        我們思考一個問題:不少自詡專業攝影者,只能拍出迎合大眾美學的作品,簡單來說,常民覺得漂亮,但要掏錢購買,恐怕是再說、再考慮、再看看。


        但為何這組背離大眾美學的作品,可以高價成交?


        文創商品是什麼?絕非把所有建物都蓋成百貨。事實上,有史以來最成功且綿延至今的文創商品就叫贖罪券


        但除此之外,我們該如何看待攝影成為商品?或者更功利一點,從杉本博司的經驗中,學習如何提升自己作品價值的方法,這是可能的嗎?


        我們將在課堂討論。


時間
04.1207.12,每週日1000-1230

地點
古亭站周邊,報名完成後傳送教室地址。

學費
新生5000
舊生4500
03.29-03.30,新生報名以舊生價計。
攜新生共同報名者,各折500


報名或詢問請留言或來信
延伸閱讀:





---

2 則留言:

  1. 您好:
    我想請問一下
    我想報名
    但這門課需不需要什摩先備知識
    還有有一堂課已經確定有事沒辦法到
    有沒有什麼補課機制之類的?
    謝謝 祝好

    回覆刪除
  2. 你好:

    這堂沒有列入前後連貫的課程,所以是不需要特殊的知識或技能才能參與。
    但是,若能將自身領域或既有知能帶來課堂討論,也能產生更多思想火花。

    由於攝影文化論每學期的主題都不同,所以沒辦法像基礎班一樣循環補課,
    這裡補課的建議是,時段交換。亦即缺課一堂,可至其他班上一堂課。

    感謝詢問。





    回覆刪除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