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愛情故事、愛情白皮書、愛情白皮書第二部。
我覺得是柴門文的三部代表作,
裡面的劇情與人物都算圓滿,而後的作品就開始走下坡了。
就東京愛情故事的主角來看,因為原作與日劇版差異甚大,
所以要跟日劇純情偶像派的粉絲們說,這是原作心得。
關口里美(其實這個名字會讓我想到關口將太,做壽司那個)
是很標準的傳統型東方女性,
沒有什麼主見,周旋在「好穿」與「好看」的鞋子之間。
一開始選擇了好看的鞋子,但之後才發現,
其實自己需要的是好穿的鞋子。
不過,那是因為這是被編造出來的故事,
所以最後的結局是好的。
那麼,讓這種搖擺不定,來回周旋的女人得到幸福,
真的是好事嗎?
對於一個暢銷故事來說,的確是好事,
因為那是傳統東方女性的特質,
本篇故事原發表於1980年代末期的日本,正值日本近代經濟轉型期,
新女性興起,舊女性仍佔多數。
「莉香」與「里美」;「建一」與「完治」,
各居光譜的兩端,因此不管是新時代讀者或是傳統特質讀者,
都可以依據自己的特質認同其中的角色,
這是故事高竿之處。
從商業的角度跳出,回歸身為讀者的想法。
讓這種被永尾稱為「白雪公主」,
從頭到尾只需要「周旋」與「等待」的人得到幸福,
也許就事實而言太天真了。
永尾,
我倒沒什麼特別的好惡。
因為他是典型柴門文筆下的衰尾男主角,
至於三上的話,也是標準柴門系列的角色,
多說無用。
最後是赤名,
作者試圖想把她形塑成「過於純粹的存在」,
雖然就結果來說,這是設計不良的角色,
但放諸整個漫畫界來說,
「過於純粹的存在」本身就是相當難以描寫之物,
再加上其餘的表現者,也沒辦法做到這樣,
柴門後來的作品,離這個標準更遠了,
因此我覺得這樣設計,算是合格了。
像我覺得漫畫中赤名和菲律賓男子上床的那段,在電視版應該會剪掉吧,
最後與和賀前社長的性關係應該也要剪掉,
不過這是最後翻盤的關鍵所在,所以應該不能剪,
輕描淡寫帶過才是?
關於純粹這件事,
引用我之前的句子:
「沒有被這社會污染的人,真有容身之處嗎?」
日本那種假裝紀律的地方,
的確是沒有追求自由的赤名所容身之處,
也因此他雖然是本故事的女主角、看板人物,
但完結篇裡,根本沒有赤名出場的餘地。
接著,來談一下故事名稱,
記得之前有說過,以前都叫這部是《東京性愛故事》,
現在重看,發覺以前沒有講錯嘛……
不過這次重看,
覺得也可以稱為《東京分首故事》,打錯,分手。
故事開始前:
赤名甩掉和賀,赤名甩掉多數男人;
故事開始後:
是三上甩掉多數女人,關口甩掉三上;
長崎甩掉未婚夫一號,長崎甩掉未婚夫二號;
最後是永尾甩掉赤名。
很少有一部漫畫,在四集中有這麼密集的分首劇情,
因此叫東京分首故事應該更為適切。
但有趣的是,分首劇情如此頻繁的故事,
卻沒有情殺或者報復的戲碼,
也就是說,不著眼於衝突的戲劇化過程,這讓人讚賞。
畢竟在這個世界上,分首後會去報復的,實在不是太多。
關口看破了三上的性關係;
長崎看到了自己喜歡的是什麼;
永尾看透了自己對赤名的情感。
這三條線最後交織成本故事的結局,
雖然荒誕(畢竟在沒有手機的年代,無數作品都以錯過電話當梗),
不過,這也就是作者想要的結局。
所以,最終話扉頁時,作者讓永尾牽著關口的手,擁著赤名。
在不損商業利益下的自由創作,藝術性高的驚人。
在結束時,作者的話這樣寫道:
「如果要給愛一個明確定義的話,那就是愛一定會結束。
但當愛走到盡頭時,剩下的可能是恨,或者還是愛,
那是因人而異的。」
這是柴門不可思議的愛情觀中,少數我能接受的看法,
(愈後期愈強烈,前期還好)
像赤名那種勇敢的人,不去保護,他也能活得好好的,
所以,最後永尾選擇了需要保護「我心目中的白雪公主」,關口。
所以,在這個年代,若有機會重寫這個劇本,
應該是有不一樣的可能性的。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