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碩一新生最大的問題就是對原文書頭痛,對大部分新生來說這都是必經之路。再加上壓力大,要適應新環境和新課程,加上台北冷漠的天氣,是很容易得病的,這點要千萬注意。
***
關於讀原文書的困擾,我想很多新生都有這樣的問題,在這邊我給幾個建議,雖然不能幫你馬上讀懂,但我想,能更清楚地讓你認識「原文書」的意義。
1.相信自己:你是研究所新生,才需要讀原文書,這個意義是,你已經通過競爭激烈的研究所考試,你也讀了不少書。
重點就在這裡,你已經讀了不少書。而碩一的課程大部分是基礎的,所以理論上而言,碩一的書目都是你已經知道的東西,只是你以前看的是翻譯本,現在看的是原文本,這樣而已。
知道這點以後,其實心情就能穩定不少,沒錯,碩士生,你懂的,你懂這些知識的,只是這是他原來的面貌,你要親近學術,就要瞭解他本來的面貌,這樣瞭解了嗎?
2.先看目次:如果是單篇論文的話,就看段落標題,先掌握這本書或文章的結構後,「綱舉目張」有聽過嗎?先掌握整篇文章與整本書的架構後,你可以知道作者的論點,一但知道作者的論點,那閱讀文章的時候就不至於流離失所、茫然無措了。
3.先看摘要:對單篇論文來說,摘要很重要,但我不知道為什麼大部分的學生都直接跳過?但說穿了,原因很簡單,不過這個先不講。摘要是作者對自己論文濃縮的文章,裡面會提示自己的研究方法與研究成果,這兩點知道的話,對於看論文而言必定事半而功倍。
4.先看結論:結論是單篇論文的總結,也就是這篇論文在學術史上佔有什麼樣的地位,是基於什麼學派的方式,導致出什麼樣的成果。當然,也有很多是那種在學術史上不值一提的垃圾論文,但我想研究所老師應該不會給你們看那種論文(當然也有那樣的老師),所以各位可以放膽去看結論,知道結論後,在本文中的推論過程你就可以時時刻刻去想,是怎樣的推論過程導致這樣的結論?
這種閱讀過程會讓你腦筋時時刻刻保持活絡,而不是左眼進右眼出。
5.先找主旨:英文學術寫作有所謂的「主旨」(M.I)與「主題」(T.S),你只要掌握這兩者,再加上前面幾點,理論上你在初級原文書閱讀就可以輕鬆愉快了。不過主旨與主題藏在哪裡,是各個學科不一樣的,雖然有些人會主張放前面,但那是一般的閱讀測驗題,和學術文章不可等量齊觀,因此找出主旨與主題,這就要靠你熟稔的程度了。
最後再補充一點,讀原文書不會讓你的英文程度進步,頂多是讓你習慣讀原文的感覺,要講起來很複雜,因為那牽涉到語言學與教育學,甚至是跨文化比較的問題,在短短一篇文章裡無法盡述,但要確切告訴你的是,不要被常識所騙,讀原文書不會讓你的英文程度進步,所以你不用每個字都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