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把這些照片擺在書櫃中最顯眼的地方,也不可能回到十七歲的自己。
只要學弟妹們瞭解,那就夠了。
2010年雄女校慶:樂儀隊
作者:Aura
攝影:Aura
監修:spicalts(雄女儀隊版管理員)
天啊,學長拍的真好
我那天拍的照片大多暗暗的
很少能見人的,能請教一下學長是用哪種焦段的鏡頭嘛?
因為個人使用200mm的鏡頭都不夠拍出這樣的特寫
(也可能是因為站太遠了XP)
我那天拍的照片大多暗暗的
很少能見人的,能請教一下學長是用哪種焦段的鏡頭嘛?
因為個人使用200mm的鏡頭都不夠拍出這樣的特寫
(也可能是因為站太遠了XP)
首先,我所使用的器材是E1+14~54(2.8-3.5)還有50~200(2.8~3.5)這三項都是2003年Olympus出產的老相機了,關於如何用舊相機在這種大雨中拍出不錯的照片,就讓我來分享一下吧。
(一)對焦:
以AF性能來說,不管是在當時或是現在,都是很落後的。我當年2004年買E1時,很明顯地感覺到「E1+14~54」(E系統旗艦機,當時最新銳的數位單眼相機)這個組合AF速度遠低於「EOS50+24~85」(90年代的中級單眼底片機)這個組合,而就算是2007年發表的旗艦機E3配上50~200,速度依然遠遜於EOS3+100(90年代高級單眼底片機),而且這兩個差距都不是要靠測定儀才能發現的微小差異,是可以用秒為單位計量的巨大差異。
所以選Olympus,就不要妄想AF這種東西了。我自己對焦模式常時保持MF(手動對焦)。再說由於校慶時是陰雨天(狀況1),再加上禮服的顏色和材質對對焦系統來說很難纏(狀況2),所以這時更該考慮手動對焦。
(二)曝光:
儘管是陰天,但陽光出奇的大(狀況1),台北的陰天要拍戶外表演一定是ISO400起跳,但昨天的狀況,其實ISO100就夠用了。再加上禮服材質與顏色(狀況2)很容易造成曝光系統誤判,所以考量到以上兩點,以M模式曝光,自行掌握EV值較恰當。
(三)焦段與位置:
我的位置是很差的,你可以由
(二)曝光:
儘管是陰天,但陽光出奇的大(狀況1),台北的陰天要拍戶外表演一定是ISO400起跳,但昨天的狀況,其實ISO100就夠用了。再加上禮服材質與顏色(狀況2)很容易造成曝光系統誤判,所以考量到以上兩點,以M模式曝光,自行掌握EV值較恰當。
(三)焦段與位置:
我的位置是很差的,你可以由
這張位置看出來,角度上我是非常側的,而且也很遠(看背景壓縮效果)。因為我一開始根本就不知道有表演,聽到有表演的時候我正好在入口,可是那裡根本擠滿人,
就在這個位置
所以整整繞了180度才進入我拍照位置……
不過還好我有等效400的鏡頭(E系統焦長乘以2),就像去拍久石先生時的時候也是在最遠地方(比最後面觀眾席還後面),直接拉到底拍攝,如圖:
由於這次位置很糟糕,所以幾乎都是拉到最望遠端去拍,這樣就不能容納太多人,導致剛剛被登登抗議沒拍到她(SORRYYYYY啊啊啊)
登登補充:有拍到。
(四)器材:
這可能是我比較優勢(?)的地方,雖然很舊了,AF很糟,但好歹是防水機器,雨天儘管拍都不是問題。
這篇文章的目標讀者是學弟們,你們剛開使用相機,可能沒機會遇到這種惡劣的場景,像我這種過保的學長以前碰過比較多次惡劣環境的攝影活動,希望我這些經驗能確實地給各位幫助。
希望這樣簡單講對你有幫助。其實攝影就是多練習,經驗累積就OK了,你們拍得很好,我高中時根本不會用相機啊。
那麼, 開始了。
如果講究時間序列閱讀的朋友,請先至後篇看完前兩張圖後,再進入本文。
+PB138822
(相片標號是紅色而且有「+」號的學弟妹,我準備了你們的照片,請聯絡我索取,謝謝。)這是找超久位置後的第一張,我還以為在找位置時表演就會結束。還好整個流程很長,讓我在找到空隙後還能繼續拍。
很好的笑容。
+PB138823
表情很有魄力。
+PB138824
很愉快的表情,仔細看背景,雨滴一絲一絲飄落。
PB138825
制服分成很多種,誰能幫忙解說一下意義?
監修:請見PB138835。
PB138826
隊形轉換。
PB138834
禮帽對攝影來說很可怕,原因在擋住臉的光線,如果要讓臉部正常曝光的話,那麼白色系的裙子、靴子、手套都會過曝。儘管下著雨,但畢竟是高雄的上午,光線比想像中的強。舉例來說,台北陰天拍活動一定是ISO400起跳,但這邊100就足夠了。
台北和高雄的陰天,光強是不一樣的。那麼,在這種狀況下如何處理呢?
PB138835
我的對策是:「放掉細節」,白色爆炸沒差,只是裙子折線會不見,但這無傷大雅。如果白色系服飾和臉部二選一的話,一定選臉部正常曝光。
監修:這張相片也可以看出制服和配槍的不同。制服是白袖子,下擺紮進裙子的屬於一般隊員,拿黑槍,如下:
制服是全紅上衣,下擺沒有紮進去的,是特槍,拿白槍。在整個儀隊中只有八人。這八人的小團體是負責表演比較特殊的花槍,並且在最後擔任表演高潮的角色。以前只是擔任護衛旗官的角色,才要區別,近年來才有特別表演的工作。
作者:這麼說,就是精銳中的精銳了。
PB138837
百褶裙是相當典雅的設計,不過就視覺構成上比較適合靜態畫面,如果是動態表演,希望能採用新的設計,這樣視覺效果就非常美觀。
當然,這純粹是我以旁觀者的看法立論,也許這種設計有我所不知的優點。
PB138839
那身紅色是尼龍製品的紅色,E系列相機大意不得,千萬不能調整成vivid模式,否則必定紅爆,這是Olympus圖像引擎的邏輯,不管是科達CCD或是松下Live MOS都一樣。
PB138844
裙子的色材對攝影來說也很危險,白色的反射率本來就是顏色中最高的,再來是材質,尼龍系的材質反射率也是布料中數一數二的,加起來的結果是讓裙子非常容易過曝。
PB138845
像這樣的動作就很講求一致性的美感。
PB138846
動作中。
腳部動作充滿「女孩」的感覺。
PB138848
風雨中的笑容讓人憐惜。
PB138849
雨天表演到底要如何呈現色調呢?一般來說陰天陽光偏青藍,所以會在色溫設定上加以校正,但今天雨實在不小,如果色溫校正過後反而失去氣氛,因此決定以能表達出陰天的感覺為基底,將設定成5000K固定。
PB138850
像這種進行間的畫面,視線前方留空隙是基本構圖法。不過在大隊伍中的場合是不好找出空隙的。
看到這畫面讓我想到宇舒說她以前讀中女中的時候,樂隊要背自己的樂器跑操場。
+PB138851
第二張了,這位學妹的神情很好。
+PB138853
這張選為封面的理由在「動作」與「表情」。
動作紮實、表情優雅。
像我平常拍攝領域是運動與舞蹈,運動的話很難要求說表情是常規的「好看」,但舞蹈動作對表情就很要求了。
像這樣的高難度動作,也不忘淡淡的微笑。
舞蹈,就算只是練習,表情也不能疏忽。
既然樂儀隊有表演性質,那麼會特別注意神情這部份
PB138854
白靴子與枯草的配色相當不理想,意識到這點要儘量抑制草地的比例。各位可以注意,我在構圖時儘量都讓鞋跟切齊畫面邊線,用意就是不讓多餘的枯草進入畫面。
關於七分身的底線,在PB138872的圖說分析。
PB138855
接下來是小江為主的小組動作構成,
PB138856
稍微跑步向前,然後
PB138857
蹲下、禮槍平舉至胸口。這組動作相當有律動感。
PB138858
Ending pose.
監修:這是「敬禮」動作。
PB138860
雨水對表演者和攝影者都是天敵。
PB138862
轉向、trans formation.
兩位的步伐踢的很棒!只有一個無法表現出諧和的美感,兩個的話力度就出來了。
PB138864
這次拍的沒有很好,本來想說選個20張左右直接出圖文誌,不過小冰提到:
假如活動(慶典?)跟我沒有太大關係,或是參與度不高時,當然是想看前者。如果我跟那活動有大的關係(EX有很多朋友參加),或者我就身在其中,就是想看後者囉!
所以笨學長這次除了:
a.表情、動作一致性沒到位的就捨棄了。我是很怕說有姿勢不標準的照片放出來成為被「檢討」的對象,那就非我所願了。
b.掉槍的畫面也沒放,以雄女這種精銳隊伍而言,今天的失誤應該是超出平均值的,不過下這種大雨也是沒辦法的事。
以上是主角側的考量,再來是攝影側的考量。
c.跑焦、曝光失敗的基礎攝影問題就刪掉。
除開這三點就幾乎全上了。
+PB138865
很有親和力的笑容,從佈滿濕氣的觀景窗看出,我就知道我會喜歡這張,cute!
PB138867
這是一定要拍,而且給特寫的樂器,高中的她就是拿這個大鼓,然後抱怨每次都排在後面,永遠看不到她。
儘管只有地點是一樣的,但為了……總之就是要一張。
當時藝能大樓還沒建,那地點是一棟二樓的小教室區,樂器就放在一樓的最內側……
再講下去會說到奇怪的地方,糟糕。
PB138868
這種海軍藍的顏色對數位相機來說比較好處理。
精緻的背影讓人聯想起胡桃鉗這部芭蕾舞劇。
PB138871
要是能看到正面就好了,這時的音樂聲很像之前高中時讀書聽的輕音樂(去對面光南買的)。
PB138872
這張就是呼應前面的七分身底線說明。
構圖方面,由於靴子穿上去後會讓小腿在視覺上壯大些,所以較容易讓整條腿的線條比例失衡,所以行有餘力時以膝上為bottom line。
除此之外,畫線有沒到膝關節也是重點,選這張為圖說的用意就是膝關節上下的比較。
+PB138874
很棒的笑容,開始以攝影工作後,漸漸地不想拍沒錢的照片,但能看到這樣的笑容,就是我最好的報酬了。
PB138876
對焦狀況:AF基本上是有問題的,要一組2003年的機器雨天追焦實在是太勉強了,當然是以MF行動。
一般的狀況下這種低強度的表演活動是完全沒問題的,只是雨天的雨滴會一直流到眼睛,非常難過,當時狀況是眼睛一直進雨水,觀景窗內出現霧氣。不過霧氣並非在觀景窗內生成,而是存在於眼罩的玻璃。
總之是非常艱困的場景。
另外提醒一點,雨天拍照時遮光罩一定要裝上,可以確實防止水滴打到鏡頭,固然水滴打到鏡頭造成光線散射的畫面相當有雨天的氣氛,不過那是在園遊會的場合,這種認真對焦、構圖的場合就不適合。
雖然帶帽子乍看之下可以防止雨滴入眼,但用過就知道,帽舌會卡到DSLR身上,其實有雨天拍照的專用帽,不過之前的壞掉後就沒補新貨了。
雨天拍照最合理的方法是在屋簷底下或是有人為你撐傘,但兩樣都沒有的時候,就只好硬上了。
PB138877
人潮洶湧!由此也可順便看我是在多邊角的位置。
白色區塊那邊是正中心的皇帝位。
PB138879
「高雄女中」光是這面旗子就可以作為主題了,右邊學妹奏樂時的表情深沈,中間的可謂猶抱琵琶半遮面。(雖然全遮住了)
PB138881
台前小團體合奏。非常有律動感,可說是整場照片唯一的動態畫面,如果能搭配錄影檔就更瞭解這時的狀況了。
PB138883
寫這些拍攝數據和心得,對於大多數不接觸相機、攝影的學弟妹來說,應該是相當無趣吧。我在想,要是高中的我拿了這台相機,就算只有高中的技術,但我一定是狂拍猛拍,然後圖說完全不必想怎麼寫,怎麼簡單說場景教學。
只需要寫A是我大露營同組小隊長、B是我小天使的學姐、C住我家附近、D是我國中同學這樣子,整個生活感就出來了。
也許,攝影就是在追尋失落的場景吧。
PB138884
像這樣黃中帶紅的配色就非常突出。禮帽上,紅帽穗讓人一看就知道是隊長級。
監修:關於帽穗的區別,請見「PB138956」之圖說。
+PB138887
這樣的笑容非常有高中女孩的味道。第二張。
PB138888
這裙子不太好拍,因為是圍裙設計(用一塊布做裙子),所以走起來容易膨脹,最大的視覺問題在於會讓穿著者變胖,如果是啦啦裙的話,為了強調可動性,傾向兩片裙(顧名思義,前後兩塊布織起的裙子,但國內啦啦隊較少採此設計),視覺上就不受影響。
百褶裙是相當典雅的設計,不過就視覺構成上比較適合靜態畫面,如果是動態表演,也許能採用新的設計,說不定可以帶來更新穎的效果。
PB138889
場中央正在隊形轉換,以我的位置看過去很難處理畫面,因此帶到角邊的隊員,由草地和跑道的距離可以看出是在最外圍。
這應該就是當天的隊形: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honorproud&b=2&f=1183083703&p=13
PB138891
哨聲有定節拍的作用。
PB138895
花槍show time.
PB138896
十字形。
+PB138898
如果純就攝影理論的構圖法則來看這張照片,只是一張平淡的照片,但主角的表現讓這張照片有了構圖之外的靈動性。
這就是所稱的「生命力」。
PB138899
儘管鎖定一位拍照可以很安穩地留下記錄,但這樣的畫面構成太死板,因此變換構圖形式再來一張。注目點在於前圖是直幅構圖獨照、本圖是橫幅構圖合照。
但動態畫面中要注意伸縮變焦鏡頭與重新對焦、構圖的時間損失。這樣做不一定划得來。
PB138900
最能吸引攝影人目光的,優先是表情,其次才是動作。這點思考模式和表演者是相當不同的。因此兼具表情與動作的表演者,容易成為鎂光燈焦點。(話是這麼說,不過雨天還是乖乖收閃光燈好了。)
PB138901
所以老實說,如果是工作拍照的話,當然是以最安全的方式優先考量,對穩主角後,仔細留下他動作的軌跡。
不過,這樣的構圖技術是可以傳承給學弟的技術,就算在雨中有點困難,基於我的責任,還是要這樣示範。
PB138904
站在最頭班位置的隊員,想必是技術力的top,這點在任何表演隊形都是如此。就算在雨中拍照,透過觀景窗也能感受到暖意。
PB138905
直幅完後再轉橫幅。我發現在雨中這樣頻繁切換構圖方式,非常容易漏畫面。因為望遠鏡的視角相當窄,像這樣差不多是10度而已,只要稍微晃到,主角就會在觀景窗內失蹤。
+PB138909
總算拍到不錯的拋槍畫面了。對於沒拍過這類動作的我,很難抓住那個時間點。以我習慣的舞蹈動作來說,就算是第一次看見的動作(不知道何時跳躍),就算是冠軍組合(動作速度快、多),但因我瞭解節奏感,所以不成問題。
但拋槍的節奏和我想的不同,我預料是四拍子,但實際表演是第三拍動作,所以成功率不高,而且有些就算攝影者成功了,但表演者卻……(略)天候不佳啊。
PB138912
轉橫幅,這個接鎗動作非常漂亮。只要能習慣表演者的節拍,總是能漸入佳境的。
PB138914
場中的等待也是一項藝術。
PB138915
隊形移動。不管是側影或背影,身線都相當優美。讓我想起以前在河邊拍水鳥時的線條。
PB138917
穩穩地接住。但動態中構圖中容易不穩,像這樣就是太在意枯草,稍微切掉一點鞋子了。
PB138919
左下角雨傘和右上角的禮毛成對比!這就是構圖的奧義!
不過我不會這樣寫……事實上在視線很模糊的狀態下(如前所述,雨滴會一直打眼睛),要對到焦都不太容易了,這只能說是巧合,不錯的構圖巧合。
PB138920
穩定姿,準備換動作。
PB138921
拋槍。
上一張是直幅構圖,這張換橫幅,結果就出其不意地拋了。導致槍前部超出畫框。純就視覺效果來說不太優,但那神情與動作依然吸引著我。
PB138923
轉槍和拋槍的時機非常地微妙,並非全為三拍子。
PB138926
置槍、
PB138927
逆槍,這個組合我剛看過,所以我知道等會會拋。開始準備。
好表情。
PB138928
GO!
不過畫面中的槍並非直立的,這種畫面若是直立就能獲得最大張力。
PB138931
不像高雄的天氣裡有熟悉的笑容,讓人覺得在雨中縮短相機壽命是值得的交換。
PB138933
準備變換隊形。
Smile...still.
PB138937
花槍完後的結束動作,當特槍組轉身之時,樂隊部適時地響起了「残酷な天使のテーゼ」這首曲子,真是懷念啊。
雖然我不喜歡這部動畫,但當時無損我對這首曲子的喜好。
ずっと眠ってる 私の愛の揺りかご
あなただけが 夢の使者に 呼ばれる朝がくる
細い首筋を 月あかりが映してる
世界中の時を止めて 閉じこめたいけど
這段歌詞,如果看得懂日文的話,可以知道這是相當eros、lust的描寫。
當然,如果看這種翻譯歌詞:
一直沉睡著,我那愛的搖籃
只有你被夢的使者,召喚的早晨來臨了
在細小的頸上,映出了月光
我想停止世界的時間,而且想把它關起來
是絕對不會理解的。
PB138943
再說這個曲名也很有趣,一般來說是看到「殘酷天使的行動綱領」這種譯法。
不過テーゼ這個字並不帶有行動或是綱領的意味,這個字就是英文的thesis,寫過論文的人一定對這個字非常熟悉(依能力有可能變成痛恨),這就是「論文」。
但這個字的英文讀音是「tZ`Bk`k」(KK),與歌中的唱音「te e ze」(羅馬拼音)完全不同。
這是我很納悶的事。
這個從前的疑惑,直到我讀研究所時才瞭解。原來這裡的thesis是取德語音義(但不是發te e ze的音,日本人的外語能力我們就不強求了。)
曲名的thesis是可以當作「辯證法」來理解。這個字是黑格爾正反合三段論中的第一段:「正」(thesis)。
所以這首曲子在字面上可以翻成「殘酷天使的正論(命題)」。但考究內文,覺得作詞者要表達的應該是「辯證法」而不單純只是辯證法中的正論。
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寫成dialektik(辯證法),保證你無法發音。
不過說到後來,到底「行動綱領」是怎麼產生的???
PB138944
もしもふたり逢えたことに 意味があるなら
私はそう 自由を知るためのバイブル
和
人は愛をつむぎながら 歴史をつくる
女神なんてなれないまま 私は生きる
這兩段歌詞也是相當有趣的。
尤其是「女神なんてなれないまま 私は生きる」這句,回家找歌出來重聽時,想到當時的她跟我一起聽著tape,每次這句她最喜歡的歌詞響起時,她都會跟著高唱,有一次特別開心還站起來,扯掉隨身聽。
能看到那樣的笑臉和歌聲,壞掉什麼都無所謂。
PB138945
雖然我們沒辦法一起走到終點,但是在記憶裡,那段閃爍生輝的日子是與她一起共渡的,那就夠了。
人都是要長大的,過了幾年後,看到這個東西(很多人都沒發現,畫蛇添足補充一下,這是連結),並能一笑置之。才讓我感覺到:「我已經長大」的事實。
PB138947
幾乎每位創作者都會比較自己成熟期和青年期的作品,而他們的共同意見是:成熟期的藝術手法當然較為洗鍊、圓熟,但卻失去了青年期旺盛的創造力和澎湃的熱情,在這兩者之間到底孰優孰劣?只有創作者本人明瞭。
PB138949
所謂的「原點」,也就是「零」。
沒有經驗、沒有技術、沒有能力,但也沒有包袱。
有的只是一個「喜歡拍照的你」,這樣而已。
PB138950
背影。
這張也是特意拉底線的構圖。
PB138952
很具慶典感覺的表情。
PB138955
旗隊形。
高雄女中的旗子毫無疑問,但那藍色的旗子是?
PB138956
這邊是最後的高潮,分別由持指揮棒的樂隊隊長與持禮劍的儀隊隊長(蝦蝦的學姐)在台前獨秀。
監修:要怎樣分辨隊長呢?
答案是「帽穗」。
儀隊長四人,帽穗兩紅兩白代表不同年級。樂隊長有三人,如圖所示,皆紅色。
作者:所以黃色帽穗就是隊員了,真是清楚的解說。
PB138959
很棒的線條,了不起。
+PB138964
從我這邊看過去,非常難拍。因為禮劍在刃部朝我的狀況下,我這邊是看不到的,如PB138966。
PB138965
刀的動作相當俐落,可以想見練習的心血。
背後的雨絲以暗色為背景更明顯了。
PB138966
雙腿併的非常整齊,從側面看過去完全看不到右腿。可以想像為了今日所下的功夫。
PB138970
發出結尾的號令聲。
監修:因為每場表演時間都很長,長時間高舉指揮棒、吹哨等等很快就累了。所以三位隊長會輪流拿指揮棒。下次有表演時,各位可以注意隊長交替指揮棒的瞬間!
匿名斑馬+老斑馬:
指揮棒主要的作用在表演進行中穩定節拍,讓隊員知道隊長的指揮,特別是在開始與結束的瞬間。再來,由於進行曲跟一般的曲子的曲速不同,而且會因應表演改變速度,因此除了平時團練的默契,臨場時更重要的就是指揮棒的節拍。
除此之外,隊長們在開場、倒棒、結尾的動作也會運用指揮棒。
退休樂隊斑馬:
而隊長會輪流拿指揮棒穩定拍子,
通常在開始、結尾與曲目轉換間加上哨音,
以四拍為單位,兩拍長音、一拍空拍、一拍短音,作為隊員們辨識之用,
具有穩定節拍以及提醒的功能。
開頭和結束的倒棒與甩棒其實就是敬禮的意思,
隊長練這個需要很長的時間,長時間練習甚至會出現二頭肌(!)
好懷念喔,想當年我也在場上灑汗水,哈哈
PB138971
……不過,那只是一瞬間。
就算把這些照片擺在書櫃中最顯眼的地方,也不可能回到十七歲的自己。
就算把沙漏中的沙反覆地倒轉,時間,也不是原來的時間了。
PB138972
然而,人在回顧以往時,為何總是會覺得過去的日子,是屬於「失去的黃金時代」呢?
想來是因為,記憶緩緩沉澱,只粹取那值得記憶的部分,捨去不想記起的過去。
PB138973
面對著時間的洪流,人其實是無力去改變什麼的。而且,越是活著,越發覺人生只是厭倦的重複罷了。
但儘管如此,人還是必須得活下去。
在這樣的人世間,只有_像寶石一樣珍貴。人的一生中唯一有價值的,不是勝利,也不是享樂,只有_而已。
PB138974
我們…… 在高中時候學到最多的東西,
並不是關於考試或教材的東西——
「對對!」
儘管當時被父母或師長認為那是玩物喪志或不事生產,甚至是逃避現實。
PB138976
但當時學到的知識,不管是與人溝通的藝術、談一場愉快的戀愛、學習寫作、喜歡閱讀、練習音樂、隨著音樂婆娑起舞、創造屬於自己的創造物,
在時光流逝後,那些沒有文化、美感的人所禁止之事,
最後,全都成為自己的血肉。
而他們崇尚的價值與知識,卻逃不過歲月的淘洗,成為歷史的渣滓。
PB138979
抱歉,各位觀眾,剛剛本節目被蓋台……突然收到大量陰天電波,稍待一會請各位繼續收看秋雨梧桐葉落時(後)。
關連:
*****
PB138956中三位都是隊長,不知道這是否是學長要的稱呼:)
回覆刪除摁,發現我其實有入鏡
回覆刪除小斑馬:
回覆刪除瞭解,另外的問題是就是那根在揮舞的「禮杖」,有沒有特殊名稱?
登登登登:
有你就好~
學長sorry,那隻"棒棒"我不知道他的正確名字耶....但我可以稍微說一下他的功能,他可以幫助樂隊隊員掌握節拍以及讓隊員知道隊長(指揮)的指示,知道什麼時候要開始以及結束(有時候不會演奏整首曲子,會臨時停下來),然後三位隊長會輪流拿"禮杖",因為一個人是沒辦法支撐全場的
回覆刪除"禮杖"正確名稱就是"指揮棒"
回覆刪除主要在表演進行中穩定節拍
因為進行曲跟一般的曲子曲速不同 而且因應表演常會改變速度
除了平時團練的默契 最重要的就是指揮棒的節拍
另外還有隊長們有開場 倒棒 結尾的動作
這是最簡略的說明
應該請隊長學姐們解釋會更清楚:)
老斑馬與匿名斑馬:
回覆刪除感謝解說,這個問題spicalts已經回答了,
我再整理一下你們的意見放到文章去。
當然如果可以請到隊長本人來這裡回答就更好了。
老斑馬與匿名斑馬:
回覆刪除感謝解說,關於指揮棒的名稱,spicalts已經回答了,
也感謝你們的補充,我將你們的意見彙整後放入文章中。
當然,如果可以請到隊長本人來這裡回答就更好了。
st896354:
回覆刪除--------
面對著時間的洪流,人其實是無力去改變什麼的。而且,越是活著,越發覺人生只是厭倦的重複罷了。
但儘管如此,人還是必須得活下去。
在這樣的人世間,只有_像寶石一樣珍貴。人的一生中唯一有價值的,不是勝利,也不是享樂,只有_而已。
---------
我喜歡你的文字。
她們的背影彷彿我們的青春 以後畢業後回來看
回味無窮
我在嘗試手動對焦時總是會花很多時間確認是否有對到焦,請問aura除了多練習之外,是否有什麼要領需要掌握的呢?況且數位單眼的觀景窗也蠻小的,在拍攝動態時不是困難度大增嗎?
回覆刪除拍得好棒!我好喜歡你照片的涵義,對我來說那樣的笑容遠比技術還珍貴!不過您的攝影概念講解的很清楚。學妹好幸福,真希望那時候的我也有這樣的照片...借分享
回覆刪除第二屆一組(特槍)老人
st896354:
回覆刪除最後面這幾段話,才是我最有感觸的思緒,而這種自記憶底層汲取的結晶,是只有我們這種畢業生才能瞭解的。
「作者」這種身份是不能脫離「讀者」而自存的,你能喜歡這些話,對我而言是最大的讚美;能看到這樣的回應,我這篇作品是非常值得了。
***
第二屆特槍斑馬:
沒錯,我也這樣認為。我以前在拍比賽的時候,看到痛苦的表情做出高難度的動作我就覺得:「這間學校的教育方法是不是有問題?」
我也希望我當時就有相機而且拿進去拍啊~~啊啊~~
小小白你好:
回覆刪除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在近代的自動鏡系要手動對焦相當地麻煩,可說是困擾。我所以我完全能體會你的困擾,但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必須要以實作教學,等12月中開台北分享會時請你務必帶器材參加,屆時讓我說明MF的秘訣。
之後有空,我會先寫一篇小教學文。
那個叫做指揮棒,
回覆刪除而隊長會輪流拿指揮棒穩定拍子,
通常在開始結尾以及換曲子之間會加上哨音,
以四拍為單位,兩拍長因一拍空拍一拍短音,作為隊員們辨識之用,
具有穩定節拍以節體醒的功能。
開頭和結束的倒棒與甩棒其實就是敬禮的意思,
隊長練這個需要很長的時間,長時間練習甚至會出現二頭肌(!)
好懷念喔,想當年我也在場上灑汗水,哈哈
by退休樂隊人一枚
退休樂隊斑馬你好:
回覆刪除我把你的意見加進去了,另外問一下,「以節體醒」是「以及提醒」嗎?
另外,你對這個流程這麼熟悉,退休前也是隊長吧?
:)
另外,我看這篇在FB上被轉載的次數相當多,想必一定有很多學長學弟學姐學妹支持,既然這樣的話,不要害羞,一起來留言吧~~
回覆刪除不管是畢業生在校生場上的看台的過去的現在的,只要看過表演、甚至是這篇文章,都歡迎留下感言,謝謝 :)
真意外我也有入鏡!
回覆刪除在這邊說一聲謝謝了噢!
想請問一下......
能不能跟你要其他照片?
照得很漂亮 很清晰.
覺得很有紀念價值 所以想保留下來=]
斑馬101:
回覆刪除沒問題,留下E-mail我再跟你聯絡。
說不定隊長根本找不到這裡?!
回覆刪除登登登登:
回覆刪除你回來看了啊?那既然這樣就麻煩你散播出去吧~
照片都超棒的!!!
回覆刪除尤其是第一張的學姐 真的好漂亮噢!
(瘋狂搜尋學姐中...)
by 102級斑馬
我還有2011年元旦表演的相片沒放,
回覆刪除最近請注意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