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這樣問,自由市場論,這種想像是否適用於今日的媒體市場?
一、源於洛克的思想
傳統/古典自由主義(Liberalism)源自洛克(John Locke)的《政府論兩篇》(Two Treatises of Civil Government)。書中認為政府受民眾所託,以謀取公共利益為目的,國家的最高主權仍屬於人民。因此政府存在的目的在於保障民權,以憲法限制政府權力。
二、以個人主義為基礎
因此,重視個體與個人主義為近代民主政治的基石,而當時個人主義最關注的目的就是個人免於君權的侵犯,是一種重視個人自由的思想。
「我的寒舍,風能進、雨能進,而英王不可進。」這幅圖顯示了個人主義下私有財產的重要與不可侵犯。
三、於經濟面上為資本主義
於是,這種思維帶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按韋氏字典對資本主義的定義是:「一個由私人或公司擁有資本財的經濟系統,經由私人的決定進行投資而非經由國家的控制,以及價格、生產、銷售產品主要都由自由市場所決定。」
政治力不介入經濟領域,由市場機制(供給與需求)來決定商品價格。
四、在政治層面為民主主義
在美國的《獨立宣言》中提到天賦人權的概念,若當權政體破壞此理念,人民有權改組或棄絕之。
五、對傳統自由主義的思索
傳統自由主義對抗的標的為君權(不是國家),但這種觀念在近代民主國家中是否一體適用?
常被台灣媒體誤用、濫用的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亦在此傳統氣氛下寫就,但時至今日,已有許多美國學者對此進行反思,認為其意旨必須以現代意義加以填充。
或者這樣問,自由市場論,這種想像是否適用於今日的媒體市場?
延伸閱讀:
---
老師不好意思,之前有留言想詢問傳播理論的家教課程
回覆刪除但一直尚未見到老師回復,不知道老師是否有看到
謝謝
若是吳同學的話,已回信。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