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TBSH(三):攝影學的木桶原理



DSCF2368




攝影的樂趣,並非是什麼高級的相機,而在所見的世界攝影技術的成長







承前閱讀:


        但對我而言,攝影的樂趣,並非是什麼高級的相機,而在所見的世界攝影技術的成長


        2003年底,數位至今約十年,買過2DC1DSLR1CSC與一台DSLM,總共五台相機。不但遠少於許多攝影工作室的執業攝影師,也少於許多將攝影視為興趣的玩家。

        只要有新手問「買什麼器材」,就會有無謂的「一步攻頂論」,但這極端接近虛擲金錢。十多年的攝影觀察中,我發現攝影者常是整體系統中最弱的一環。這就是攝影學上的木桶原理Cannikin Law)。


木桶原理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所提出,大意為:由木條捆成的木桶,其價值在於其盛水量的多寡,因此若要提高盛水量,就必須採用長木條,並紮實捆成。


但決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關鍵因素不是最長的木條,而是最短的木條。也就是說任何組織,都可能面臨下列問題:組織各個部位參差不齊,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整體水準。關於例證,您看執政黨政權即可一目了然。


        在最初的基礎攝影班曾以相片說明[1]:我和另外兩位婚禮攝影師拍同一位模特兒,某甲拿5D2(與許多高級鏡頭),某乙拿7D(與許多高級鏡頭),他們器材的時價總值各為14萬與10萬,而我拿24KGXR,但畫面品質卻與器材總值正好相反。


        也就是說,儘管拿了再好的相機,但使用者的能力沒有跟上,自己就會成為相機系統(相機、鏡頭、腳架、閃燈)中最弱的一環。如此就算買了高級相機,也無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其實,除了過往記者時期用過公發的旗艦機;自用的都是低價到中價位的樸實機種。只要在當時的科技條件下,可以滿足一般攝影需求即可。


但是很有趣,在我的經驗中,只要你的攝影能力突破一個關卡後,用原來的相機,拍出來的成果也會和以往不同,這也就是你自己的升級,帶動了不可能升級的相機升級。


多數相機班會鼓吹學生購買昂貴的器材獲得高級的效果,例如某相機班在課程網頁中提到夜拍需要腳架,沒腳架可以向該班合作的店家購買(也可在該店家報名),但那是高級腳架;或者乾脆指定購買NC兩款「全片幅」單眼相機。


先別提其中之一還是Dust機,況且用器材疊出來的相片,那專業在器材身上,而不是你身上。新手買了高級相機,作品立刻可獲得明顯提升,但那卻不是攝影技術的成長──商人推銷昂貴器材天經地義,但若鼓吹先買好器材指定廠牌的相機班,其中意味值得深思。




攝影班中偶爾也有未成年的學生,這是三位高中生分別用手機:


Sony</span><span style=
要特別說明的是,這是更早期的非智慧型手機。


DC

DSCF2368




和入門單眼拍的照片:
 DSC_3827



不必追逐器材軍備競賽,以現有器材拍出好照片,這才是知識的價值,也就是花錢學攝影的意義





延伸閱讀:


TBSH(四):The BUCK STOPS here



[1] 然而某些不便說明的理由,這部分的教材不再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