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Prosumer(二):網際網路




互動性是網路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不同。






承前閱讀:


Prosumer(一):釋義





二、網際網路[1]

今天的全球資訊網具有超文本、多媒體、混搭、互動等特質,這些特質,開創了敘事的新機緣。
 

(一)超文本
超文本(Hypertext,另譯多向文本、超文字)一詞,是指透過電子聯繫,將分散在網路網路各處的相關資訊片斷連接起來,以便網友取用。例如,在網路百科全書的鯨魚條目中,提到藍鯨處有一個超連結(hyperlink),讀者只要用滑鼠點按這個超連結,就可連到網頁的另一區域或另一個網頁,閱讀有關藍鯨的進一步訊息。超連結連接的對象,可以是文字頁面,也可以是影像、聲音或動畫(鄭明萱,1997)。

 
在網頁的不同部分或不同網頁間的超連結,創造了傳統印刷媒體之下不可能實現的敘事結構,亦即非直線性、不依先後次序、一反「有始有終」或「從一而終」的行文動線,可以藉由點擊超連結,直接跳躍到想要讀取的資訊片段上(鄭明萱,1997)。


超文本藉由連結,可以讓敘事動線從線性轉為多向,可能的動線包括:1. 軸狀組織(axial-structured):由主軸向四方發散,基本是線性印刷文本的復現,只是賦與較大的閱讀自由;2.樹狀組織(tree-structured):宛如樹有幹,幹生枝,枝長葉,有起點、有叉路、指向多個終點;3. 網狀組織(network-structured),可以從網上任何一點開始,自由跳躍到任何一個其他點上,沒有固定的動線(鄭明萱,1997)。


不僅如此,每一個超連結可以連結另一篇文章、另一個網站,也就是另一個空間。這又帶來幾個可能:1.敘事時可以在關鍵字加入超連結,連結原典、論據或參考文獻,宛如學術論文加註腳一樣;2.意義建構,不再限於正文,而是正文和超連結目標文章共同建構而成;3.藉由連結多個空間,並將內容和意義建構分散在多個空間,再相互組合,資訊容量大增。


超文本有兩大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是電腦網路的使用,二是文本本身的非線性,兩者之間相互為用,缺一不可(鄭明萱,1997)。換言之,將書報文章等傳統文本放上網路,並不會變成超文本,必須將傳統文本轉化、或研發新的文本,才能發揮超文本多向連結的特色。



(二)多媒體
多媒體,英文為Multimedia,由mediamulti兩部分組成,亦即多種媒體的組合;這些媒體包括文字(text)、圖形(graphics)、影像(image)、動畫(animation)、音訊(audio)、視訊(video)等。多媒體敘事,就是整合文字、圖形、影像、動畫、音訊、視訊中的數種媒材,來傳播訊息。


傳統媒體使用的媒材有多有少。廣播單用音訊,報紙使用文字、圖形、影像,電視以音訊和視訊為主,文字、圖形、影像、動畫為輔。網路媒體不僅可以兼用上述所有媒材,還能藉由超文本,讓媒材自我演化,例如一張張照片用超連結串成可以自動播放的幻燈秀(slideshow),地圖上一個個資訊框藉由超文本連結成可以自動播放的動態地圖(如Google地球),由此產生出更多元、豐富的敘事資源。


不僅如此,網路媒體藉由串流(Streaming)技術,還可以進行線上影音直播,宛如電視SNG。串連是指將一連串的媒體資料壓縮後,經過網路分段傳送資料,在網路上即時傳輸影音以供觀賞的一種技術與過程。串流傳輸可傳送預存於電腦上的影片、甚至即時現場影音,野草莓主播組初期使用的Y!Live和後來使用的Justin.tv都是以串流為基礎的即時傳播平台,不僅可以直播現場畫面,還可以開放網友互動討論,開創更即時、互動的傳播形態。



(三)混搭
混搭(Mashup)是整合網路上多個資料來源、媒材或功能,以創造新的內容、形式和服務。


混搭,可以是多種媒材的組合,例如在一篇以文字為主的報導中,嵌入照片幻燈秀、動態地圖、影音訊息;這讓傳播者可以根據內容特色,選擇以單一媒材或多種媒材來報導,更可以決定哪些片段以何種媒材呈現,各個片段以何種方式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敘事。


混搭,也可以是資訊來源與媒材的組合,如緒論提到的,結合芝加哥犯罪資料和Google地圖,做成芝加哥罪案資訊動態地圖;這讓傳播者可以運用開放的訊息(如政府資訊)和媒材(如Google地圖),創造出新的訊息和服務。


(四)互動
互動,是指在網路傳播過程中,公眾不再只是被動依照傳播者設定的動線來接收資訊,而可以自行決定點閱的順序、速度、範圍、形式(如一張張點閱照片,還是讓照片自動播放),甚至藉由回應、引用、改作、共同編寫(如維基百科)等方式,參與新聞內容的建構。


互動性是網路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不同,關鍵在將公眾視為主動的讀寫者(或稱創用者生產性消費者,即英文prosumer)而非被動的閱聽人,開放公眾自行決定閱聽行為、允許公眾或深或淺地參與內容產製。


網路文章以其超文本特性,大多可以開放網友自行決定點閱行為,至於是否開放回應、引用、改作、共同編寫,則由傳播者決定。


 延伸閱讀:


雙手捧著兩束花



[1] 本節引用自陳順孝:http://www.iedit.tw/2011/05/blog-post_08.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