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體制維繫了相當長的時間,終昭和之世均未見鬆脫。如此體制問題為何?讀者當以今日中國種族主義黨操縱國會多數的惡政類比。
承前閱讀:
安保鬥爭(三):日美安全保障條約
四、五五體制
1953年7月27日,南北韓簽訂停戰協議。日本周邊暫無熱戰威脅,刻此時,越南大戰方酣,故美帝仍舊需要日本此進出亞洲的重要基地。因之越戰景氣依舊,美國所扶持的保守政權依舊為一黨獨大的表象民主、實為獨裁的內閣體制。
但1954年發生大規模的造船貪污事件,造成執政黨分裂,鳩山一郎等反吉田派脫黨,並成立以鳩山為首腦的日本民主黨。同年底,反戰親美的吉田內閣下台,由鳩山內閣繼之。
未料,鳩山一郎倡導修改憲法,並揚言重整軍備,受到社會黨的強烈反對,民意也將反戰意向確實向社會黨表達。1955年2月的大選,社會黨左右兩派得到足以阻擋修憲的確實門檻──國會三分之一席次,於是便在同年10月實施兩派統合。
對此變局,保守勢力在財閥的壓力下,於11月完成日本民主黨與自由黨的合併(日:保守合同),結成自由民主黨,推舉鳩山一郎為初代總裁。至此日本政壇出現形式上的兩黨制。保守勢力佔三分之二、革新派保持三分之一,但並非真正兩黨政治的原因為──保守勢力穩定多數的局面一直存續,並非兩黨政治下的交互執政。
因此日本史家將之稱為五五體制,亦即1955年形成的保守勢力自民黨一黨獨大的局面。五五體制維繫了相當長的時間,終昭和之世均未見鬆脫。如此體制問題為何?讀者當以今日中國種族主義黨操縱國會多數的惡政類比。
1989,日本進入平成時期,此時由於民主意識成長、媒體報導發達與自民黨黨長期執政下缺乏掩飾貪污的危機意識,1990年代初期可說是日本政壇醜聞大爆發期。
1993年6月,長期執政的自由民主黨分裂,7月的眾議院選舉失利,雖說失利,但僅只是喪失一黨單獨過半的絕對優勢。故此,自民黨的宮澤喜一下台,日本新黨的細川護熙組織了非自民黨系八黨派的聯合內閣。
這是1955年以來,日本第一次實現政黨輪替,長達38年的自民黨獨大‧五五體制至此崩毀。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