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同學會」社團啟用



R0060416


        就像我常跟同學說的:「攝影不是用相機的技術;而是看世界的方法。」


        如同我從同學的弱人際連結中,見學到未知的世界,因此我也想讓同學能彼此瞭解自身專業以外的世界,因此開設了這個討論區。








        正式的名稱是「歐老師攝影班同學會社團」,不過若寫在標題上,看起來就太高調、太廣告,因此在內文補充說明。


        簡單來說,就是除了學期限定的社團外,今天另開了一個給「修完任一課程的同學」加入的社團。


        討論區內,當然歡迎繼續探討攝影文化、相機器材議題,就算學期結束因故無法繼續上課,但老師與同學的線上支援依然存在。


        但若僅此而已,那就太忽略弱連結效應。


        何謂「弱連結效應」?


        別急,先聽個案例。


        有時,同學會與老師商談工作、感情、自由、求學,甚至是人生道路的問題。舉例來說,有學生在血汗工廠當中階主管[1],在此向學生族群解釋,所謂的「中階主管」是最賽的夾縫,對下要帶領無所能的新進職員[2];對上要聽從無所的﹍官。


        想想風紀股長,大概就是那種感覺。此外,該同學亦提到七月時還曾發生0215(不是1425)被call去公司的經驗。


        當然,他一直想跑路,不過三個月內丟了數間科技產業[3]的轉職面試,但都緣慳[4]一面。


        眼見已是中階主管的同學拿著紙張困惑的樣子,仿若當年。於是,前週幫他探討履歷,進而商討說面試技巧。


        他週二面試聯電,週五電話就來通知他準備上工。


        老師雖然沒寫過科技公司的履歷,但面試與履歷的原點就和研究所面試一樣,只要掌握基礎,變形就自然而出。


        此處非顯「轉職的話,找歐老師修履歷就OK了!」,儘管經手過的履歷,從研究所到工作都全部成功,但這非重點。


        重點是社會學的「弱人際連結」。


        我想前述同學絕對沒想過18歲當年工科的他碰上的文組老師,在十幾年後助他轉職成功。


        然而,與這位同學的關係緊密嗎?當年來說,的確不錯。但要說親,其實也不。


        首先,我從沒收過他的教師卡[5]。再者,我們的FB也未曾連結。


        這就是標準的弱人際連結


        雖然能用學理說明,但我想透過案例,更能讓非社會學專業的同學瞭解弱人際連結在社會上的重要性。


        就像有同學在上課後,就交到女友,明年準備結婚;有同學上課後了解自己對學術的熱忱,決定辭職向歐洲前進;有的同學在這邊發現人生正確的道路,進而棄暗投明。



R0060416


        我想在他們報名歐老師攝影班的那一瞬間,應該是想也想不到這樣的進展


        以東方的傳統說法,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結緣妙法


        那難道是說只要參加本班,就能獲得幸福人生嗎?


        同學,如果有人跟你這樣說,那十之八九是詐騙集團。


        就算與老師相遇,或多或少改變了同學的人生,那也只是一點一滴而已。


        而且,不要覺得老師很厲害,那只是因為我能把這樣的資歷以文字表達、流傳罷了。


        本班有許多比老師優秀的同學,我是開了攝影班之後,才完全體會到何謂教學相長。只是因為工作性質,同學較少以文字敘述自己,也正因此,順勢替大家做個記錄。


        以行業別來說,本班最多的是醫療產業相關人員,有就算在此頹圮世道中,仍獨當一面的急診室主任;為求理想,拒絕醫美而投入台灣冷門的職災治療醫師;鎮日與虛耗健保資源、詐領領保險金的假病患在第一線奮鬥的準護理長;投注公共衛生,在國家衛生院的研究員;聽說很賺,但常常遇到海外僑胞[6]包機回來作假牙的牙醫;對爬行動物最終決戰兵器兼平行世界替身使者醫師;一般人可能沒聽過,但大醫院不可或缺的呼吸治療師;與穿梭醫院間的藥商。


        商業而論,有經營台灣本部的業務經理;也有孜孜不倦為台灣經濟命脈深耕的工廠老闆,他還自行開發了OM-D的超輕量把手;也有在碼頭看著一箱一箱貨櫃進港的貿易商
;還有與註冊蟑螂奮戰的專利師。 


        維繫台灣的高科技產業方面,有身上永遠有神秘道具的網路工程師;掌管台灣南部通訊的電信工程師;病毒剋星的電腦工程師;名為科技產業,實為傳統慘業從業人員;去遍各豪宅的音響工程師;內部消息提供者的相機代理商員工。


        若以文化界而論,有面對瘋狂學生、怪獸家長的教師;不知道為什麼天就亮了的美術設計;也有會說出與甜美歌聲不相襯,常進行爆炸性發言的歌手;看盡台灣災難建築的室內設計師;還有面臨教育政策崩盤的教科書出版社的員工;也有為台灣艱困國際關係而奮鬥外交人員;更有牛津碩士、哈佛博士[7]


        每寫一位同學,從他們身上獲得對世界的認知樣貌又重新回憶一次。能瞭解社會的不同面貌,無論是對攝影或工作,都大有助益。


        就像我常跟同學說的:「攝影不是用相機的技術;而是看世界的方法。」


        如同我從同學的弱人際連結中,見學到未知的世界,因此我也想讓同學能彼此瞭解自身專業以外的世界,因此開設了這個討論區。


        其他相機班亦有類似的同學交流社團,但其中訊息多為器材買賣廣告連結。本班當然有同學參加其他相機班,當可比較其間差異。


        在此自由討論的社群中,有何困惑和發現儘管提出,也許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對其他領域的同學來說僅是隨手之勞。或者這樣說,如此豐富的人際連結線,是其他相機班所欠缺的。


        不需要把這種豐富的人際關係當成Mr. Die所言的人脈去經營,而是在用心向學中,彼此的光芒便會互相吸引。


        若同學能在此討論區獲得助益,是我最開心的事。








延伸閱讀: 












[1] 因為他是10多年前的學生,因此現在已擔任中階主管。
[2] 最近某美術設計的同學定期會在FB連載她遇到的新員工日記。
[3] 同學表示:其實是傳統慘業。
[4] 讀音「千」,稀少之意,此字無論字音或字意在國考都會出題。
[5] 這是只有老師才會感受到的細節。
[6] 牙醫:這叫刁民,每年10月領支那黨補助回來參加亡國國慶,順便消耗健保資源,因為米國和英國看牙齒超貴,領支那黨免費機票回來,不必繳稅順便享用
[7] 是真正的哈佛,不是濕滑盜版的「東方哈佛」。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