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同學回想,你過去是否認識那種班上名列前茅的同學,但在大考「失常」?但以專業教師的眼光來看,那不是失常,就像分手一樣,外人看著夫唱婦隨的兩人,某日卻突然各奔東西。
問題都有跡可尋,端賴你是否察覺。
按部就班、認真向學的規律型同學,通常會替自己的讀書進度期許目標,這點令人激賞——因為被逼迫的求學,不但不會有任何樂趣,也達不到預期效果。
但這樣用功的同學往往因小型、短期預期目標達不到而累積失落感,進而累積自我否定的想法,最後在大考前崩盤。
請同學回想,你過去是否認識那種班上名列前茅的同學,但在大考「失常」?但以專業教師的眼光來看,那不是失常,就像分手一樣,外人看著夫唱婦隨的兩人,某日卻突然各奔東西。
問題都有跡可尋,端賴你是否察覺。
歐老師用這種簡單但確實的方法輔導過許多同學,今日書就,希冀令更多同學得以倖免此厄。
請聽好:訂定短期計畫時,要有兩個。
一般人擬定目標時,通常都是:今天要背50個單字、今天要看完「使用與滿足」、今天要瞭解何謂邊陲路徑……。
但是,在還沒有實施前,與其說是「計畫」與「目標」,不如更接近「幻想」。
假設今天沒背到50個單字怎麼辦?一個月的計畫都定好了,同學只好明天用60個單字來補。但制訂目標時你就知道,一天50個是你的上限,勉強60個,很抱歉,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慢慢地,你的計畫就會出現裂縫。
或者這樣,為了達到量產目標,不惜偷工減料。只覺讀音一樣就認為已然純熟,臨題時才發現自己母音搞混。這其實是欺騙自己,而欺騙自己是很難的事,除非你是中華民國的馬英九與江宜樺之流,否則欺騙自己的罪惡感會不斷累積,直到連自我也消失為止。
但學生時期要自我消滅,時機尚早,於是便以「大考失常」的形式結束人生某階段,並以低潮面臨下一場開局。
這種案例,我不想再看到了。因此為文提醒,這只是小小的改變,但是照做,你的人生會有大大的不同。
再次說明:此時目標,應該分成兩個等級來設定。底限是你最少要完成的進度,接著是理想上你可以達到的進度。
不止學生,對老師而言也是如此。
就歐老師而言,最簡單,也一定達成的基本目標是讓同學考上,但理想上的目標,是希望你喜歡新聞學,進而投身媒體改革。
因此在教學時,我不會教你那些被稱為「傳播理論」的歷史灰燼,而是希望你知道怎麼去自力求知。順此,知識才滲進你的靈魂,你才知道學習的喜悅。
延伸閱讀: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