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前:
學習後:
本課程分週間與週末班,兩方進度一致。週間為週四的19:00-21:30;週末為週日的10:00-12:30。
但要注意的是,週末班有兩次課程異動時間,均在下方課綱中以綠框標記變更後的時間。
另外,在閱讀課綱前,請先閱讀上學期同學的作品。
並非是什麼昂貴的相機與鏡頭,但憑藉著技術,將凡常的旅遊景致化為作品。
這是學習之後的成果,文末,我們可以看到學習前的原初樣貌。
課名
|
大要
|
1.
基礎知識
10.22(四)
10.25(日)
|
DC、DSLR是常見的縮寫,但那代表什麼意思?常見的「微單眼」、「輕單眼」或「類單眼」其實是商人炒作的錯誤名詞,您知道嗎?
首先,我們必須澄清坊間人云亦云的流言蜚語,並說明正確的基礎觀念。
|
2.
表象之下
10.29(四)
11.01(日)
|
頂新和統一說他們的食物超棒的,你信嗎?
若你不信,也該將此疑惑指向相機廠。
舉例而言,廠商多將「防手震」功能形容為化腐朽為神奇的精銳功能,近來連部分手機亦搭載此功能。
但同學知道,基本上這功能對消費者是B>Z(弊大於利)嗎?或請自問:若您手上已有防手震功能的相機,為何還是拍出模糊照片呢?
要讓作品出色的前提,並非盲目追求新銳機種,而當活用既有相機。
|
3.
掌中之影
11.05(四)
11.08(日)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句耳熟能詳的話,許多人以字面理解,將「利」視為「優秀」之意。這不能算錯,但最重要的深層含意其實是「瞭解」。
本週先請各位介紹自己的愛機,再由教師說明相機功能。
|
4. 掌中之光
11.12(四)
11.15(日)
|
拍出不理想的相片,最簡單的方法是換相機、換鏡頭,但真能解決問題?
事實上相機中有很多同學不瞭解的功能,這堂我們就把這些秘密一個一個找出來。
|
5.
一瞬之光(前)
11.19(四)
11.22(日)
|
相機自動曝光的結果是人臉暗暗的、天空灰灰的。這是初學者共通困擾,要如何避免?
這時就得瞭解控制攝影光量的關鍵變項:光圈、快門與感光度,掌握此構成與平衡關係亦即掌握「理想曝光」。
|
6.
一瞬之光(後)
11.26(四)
11.29(日)
|
坊間課程多將光圈、快門與感光度壓縮為一堂介紹,但這是基礎攝影中最關鍵的核心要素,絲毫大意不得。
本節承接前講,進一步說明為何相機的測光不準?有其器械上根本性的理由,並說明校正之道。
|
7.
色即是數
12.03(四)
12.06(日)
|
本節將解析與說明白基準與內閃的作用,與如何活用。
白基準知曉顏色,內閃付出靈光,這是從基礎轉往進階的關鍵。
|
8.
數即是色
12.10(四)
12.12(六)
10:00-12:30
|
色溫和white balance的呈現方式都是「數字+K」,但其內涵意義大不相同。
瞭解這點,是正確再現顏色的第一步。
|
9
心心相印
12.17(四)
12.13(日)
|
本節將說明曝光四構成、攝影四元素、取景四要點、構圖四訣竅與對焦四壞球。這是將知識化為實踐的樞紐。
理解本堂課程後,同學作品將有突破性的進展。
|
10.
舉目所及
12.24(四)
12.27(日)
18:30-21:00
|
「為何我拍得不理想?」這是初學者常見的問題。
其實照片就反應了攝影者的視線,凡常相片多半使用平凡的視線去對待景色。本節將說明如何以非觀光客的角度探索風景。
|
11.
光音之風
12.31(四)
01.03(日)
|
並進一步指出:所謂的攝影,並非購入昂貴器材,而是理解光線與表達自我 。
|
12.
君子豹變
01.07(四)
01.10(日)
|
同學:「看老師的照片,一開始看就覺得好像沒什麼,就跟眼睛看到的一樣,要拍出這樣的照片應該不難。可是自己拿了相機才知道,沒有學過拍照技巧的話,自己根本就拍不出來。」
本回將介紹如何在攝影時透過小小的改變,造成相片成品大大的不同。
|
13.
光合作用
01.14(四)
01.17(日)
|
We
don’t take pictures. We are taken by pictures.
|
而這是同學在上課之前的成品。
劉同學上學期全勤,且不斷地練習,那些努力終究都會回饋給自己。
傳統升學補習班,會以上榜率自抬身價。那是好是壞姑且不論,但至少讓新入者有個簡單的數字依據抉擇。
然則在沒有標準答案的藝術世界裡,該如何判斷?我想上方同學的作品,與下方同學的心得,將是各位良好的選擇指南。
學費:
優惠二:攜新生共同報名者,各折500。優惠一與二可同時使用。
地點:
※ 古亭站周邊,於確認報名回條中告知教室。
補課方式:
※ 若週間(末)班當次不克前來,可轉同進度週末(間)班補課。
※ 上學期缺課同學可免費補同進度。
課程說明:
※ 衡量班級狀況與進度,可能修改或調整課程。
※ 為求最佳效果,採小班教學,額滿為止。
報名資訊:
※ 報名網頁
※ FB活動網頁
※ 課程或任何問題請留言或來信:michaelchen.sw@gmail.com。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