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s的古典造型
1980’s的光圈問題
1990’s的對焦能力
2000’s的電力表現
2010’s的數位售價
承前閱讀:
如第三回所言,X100在發售前就令粉絲引頸企盼,一張四萬的預購單在商業網站與假開箱真廣告大大的推波助瀾下可說供不應求。
然而,該機問世時,日本慘遭世紀人禍‧福島核災襲擊,因此無法如期發售。
此時順風使舵的大大們紛紛將預購單以45000的公定價轉售,熱賣非凡。
商業網站上還有許多網友無視災情,熱切詢問:「貨什麼時候會到?」、「日本怎樣沒關係,貨快到就好。」
數月後到貨,該機在商業評測圈中獲得壓倒性地好評,但二手區卻出現拋售潮。
為何?
上回有讀者留言:
徠卡認證的 25mm f1.4 紫邊也太令人「尊敬」了(笑),曾經發現這枚鏡頭的部落格開箱,完全沒提到該問題,實打實的光學質素一看即知,明白現今數位修正的現象有多麼氾濫了。
(後略)
(後略)
一般文章不提器材問題的理由很單純:商業網站和網路打手不敢,或無能發現缺點;而一般使用者考慮脫手問題也報喜不報憂。
一片好評,一台發售時喊價四萬的頂級DC,一年不到的時間,二手價就腰斬以下,為何?
因為太爛了。
就算嘴巴說很好,但身體倒挺誠實的。這在當代(2010年後)數位相機二手價的波動,只有Panasonic的GF1差可比擬,只是GF1的二手價是等GF2出來後──逆勢攀升。
而這台要價40000-45000的高級相機爛在哪?
首先,電子性能低劣:電力、對焦、即時預覽這三大電子性能全都不堪入目。
AF速度比90年代的高階傻瓜機略慢,LCD更新能力退回2002年的水準。現在還在用這台的讀者,請你用右手握住X100(與肩同高),迅速向左滑45度,螢幕過0.5秒以後才會跟上,而這是2011年發售,要價四萬的高級相機。
再者,製造工藝低劣;光圈會漏油卡死、充電器會掉零件導致無法充電。
想你信了富士的:輕便與高畫質,外出旅遊只帶一台X100而遇上故障該如何是好?畢業旅行時忘了帶充電器還可以在FB上tag老師說「老師沒說要帶充電器Q.O」,但帶了充電器卻故障?只好說都是they的錯。這時也許只有富士即可拍能救您吧?如果還買得到,且您願意再給富士一次機會的話。
好的,或許有人會以三一一為由,替富士擦脂抹粉。
但同學,職場只問結果,沒人會管你理由。
何況X100是用頂規價賣你一台全民公測debug機。
好吧,退一萬步講,把這當成三一一後趕工的悲劇,但富士其他相機呢?
但前一台呢?是S4 Pro嗎?不,S5 Pro之前是S3 Pro,為何有S Pro系列有一二三五代,卻沒有四代呢?
因為S3 Pro出了很大一包,差點就讓系列終止。
因為S3 Pro的故障率異常地高,不是和專業機相比,就連和一般DSLR相比都很驚人,而且怎麼回廠都修不好。最後用戶自己拆機後發現一件驚人的事實,全球四千萬富士用戶都驚呆了,天啊!!
原來該機把尼康賣剩的底片機F80拿去魔改造,把底片機組合電線、記憶卡槽、CCD、USB孔、電池座與富士外殼後,當成全新的數位相機來賣。
時序拉回當代,在S系列走入歷史後,2011年富士以X系列取代。
X系列第一台,就是可歌可泣的X100,這意思是收錢大大們可歌,看廣告文後買的草民可泣,以賤價收購九成新二手品的鄉民可歌,賣不掉新品與做回收的代理商可泣。
第二台是X10,這台你用「X10+白盤」的關鍵字去搜尋就知道有多慘烈,令代理商持續回收瑕疵品。
但俗稱的白盤只是一般使用者會發現的狀況,但除此之外,還有為人所稱道的富士色:
你看色彩不錯吧?
你看色彩……
你看……
我認為X10在攝影學習上最大的功用是:當你自認技術提升,開始自滿時,可以給你當頭棒喝。這是其他任何相機做不到的。
而這台要價1/2台X100的DC。因為充滿各式各樣軟硬體問題,所以當年測完的結論是:與其花一堆篇幅說這是很爛的相機,不如不上稿。而多年有機會再談此機,僅以四字概括該機的色表現:
面如土色。
時光流轉,S5 Pro的下一台Pro機是X-Pro1。這台2012.03發售的專業機,可說是數位相機史上的里程碑。依富士的說法,是全球第一台具備混合觀景窗的RF系相機。
但除此之外,該機還創了兩項數位相機史上難以突破的高牆:
第一、史上第一台不具防塵防滴的Pro機。
第二、史上AF速度最慢的Pro機。
資深相機用戶應知當年4/3系統的DSLR是所有數位單眼中AF速度最慢的,我曾經拿號稱AF速度大幅突破的E3接50-200/F2.8-3.5,結果竟然比Eos 3+ 70-200/F2.8還慢──附帶一提,Eos3是底片機。
而X-Pro1+首發三鏡的AF速度比E1(E3的前代機,2003年發售)還慢,特別是60mm / F2.4這支。
因此X-Pro1的異名「蟲皇」,不脛而走。
如果你在發售時用過X-Pro1+60mm / F2.4這組合,就能見識何謂蠕動式AF。
由於X-Pro1的兩項不可破障礙成為鄉民與對手的笑柄,因此富士於2014.02推出具備防塵防滴與高速AF的X-T1。眼看這世界多麼美好,常被酸蟲皇機和冷氣機(不能拿到戶外拍)的X系列,總算有了新旗艦機。
於是雖然與自體性能無關,但X-T1上市後,X-Pro1又多了一項高牆:
第三、史上第一台非旗艦等級的Pro機。
2014.02距今不遠,關心者應還記得那時撲天蓋地的宣傳聲浪,加以當年是富士創社八十週年[5],富士可說是不惜代價去雕琢這台八十週年紀念機,避免重蹈S Pro3、X100、X10、X-Pro1……的覆轍。
但第一批X-T1,包含八十週年限量機,都出現了漏光的問題。
無論是本機的漏光或X100的光圈卡死,都是無可比擬的重大瑕疵,而這是富士的八十週年紀念機。
而這就是引以為傲的Made in Japan工藝。
直至目前最新(2016.05)的富士相機,亦即X-Pro2,具備防塵防滴、高速AF,且初次於DSLM系統中搭載雙插卡機能,儼然一掃四年前市售beta機‧蟲皇的惡名。
但果真如此?
關於X-Pro2的實際表現,將於後續專文說明。
在外傳結束前,讓我們回到X100,這台富士系統內最頂級的DC,同時也是富士X系列值得紀念的初號機,它有什麼特色呢?
1970’s的古典造型
1980’s的光圈問題
1990’s的對焦能力
2000’s的電力表現
2010’s的數位售價
只要花四萬就能一口氣擁有可歌可泣的五十年工藝特色,好富士,不買嗎?
不過真要說的話,建議去買問題爆發後,那批一萬七左右的全新公司貨。
延伸閱讀:
最近有想蒐台2手富士機來玩玩, 版大的介紹跟其它部落格主不大相同, 直接了當點出問題, 相當有幫助!
回覆刪除感謝。
回覆刪除由於性能的關係,如果要收富士二手機,建議從X-T1之後開始較佳。
不過以這個時間點來說,其實也就只有XT-1和X-T10,以Jerry的使用習慣的話,我覺得小型的X-T10可能更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