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機的jpg直出,我們可見其進化:一、可調整改善人像偏黃的固有色調。二、可調整避免過度強調紅色系。三、開放光圈畫質銳利。
承前閱讀:
(一)成熟
讓我們回到2013.06,GRD5上市那時期。
在沉筒式定焦DC領域所向無敵的GRD系列出了五代,且這次不單只提升片幅,更大幅進階至APS-C格式。
儘管如此,但APS-C的DC並非理光首創,更精確地說,一如理光的科技水準,該廠不止是科技落後群,亦為APS-C DC的後進者。在GRD2仍用如指甲大小的1/1.75吋感光元件時,自稱媒體尊嚴不容踐踏的網站稱Sigma推出世界首台APS-C DC:Sigma DP1(2008.02)。
在DP1後,適馬又推出了不同焦段的APS-C DC(後簡稱ADC),當眾人推測會由哪家跟進時,不意竟由電子技術落後的Leica X(2009.09)接棒。儘管市場已不止一台ADC,但因DP系的電子性能低落,Leica的價格驚人,因此僅小眾關注。
真正讓一般用戶震驚於ADC潛力的,是2011.03預定上市的富士X100。但為何說「預定」呢?請讀者回想,2011.03發生何事?
沒錯,福島核災……徹底的人禍。
說起X100與富士相機工藝,是非常值得一提的,有興趣的讀者請見:〈GRD5參之二:可歌可泣‧富士工藝〉。而市場震懾於X100的表現,令ADC的新機稍事停頓。接著是標誌ADC成熟期的2013年:本年共有三台ADC發售:二月﹑X100s;三月﹑Coolpix A(後簡稱CPA);六月﹑GRD5。
本文不擬對競品機進行橫向比較,此回顧僅說明GRD5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文首提到「定焦DC市場所向無敵的GRD」,而所向無敵四字非指擊潰所有對手,而是如字面所言:不存在其他對手。直至此時,GR系列才真正面臨挑戰。
對此變局,Ricoh GR將如何回應,令身為長期用戶的敝人非常好奇。
(二)值得
因為你值得。
也許代理商認為超乎水準的相機,自然值得超乎水準的售價。GRD一代到五代,都由某公司所代理,配上粗糙爛製的品管與工藝,送修可說家常便飯,而這家代理商曾發生過送修二代回來變一代、修好A部件壞B(+C+D)部件之事。
而如此良率與如此維修,發售時的公司貨定價竟然是28900-29900,套句內容農場的話就是「此價一定,2300萬人都驚呆了」。為何?除開消費稅20%的那些國家,可說全世界最貴。向左比較的話,香港公司貨換台幣約25000,中國公司貨近24000。
然該代理商除了收錢、維修(不保證好)與寄貨(有可能寄錯)外,從未善盡相機代理商義務。舉例來說:“ sharpness ”此基本中的基本設定,從一代到六代全都翻成鮮明度。值此全球化世代,除空服員外,也建議該公司的新進員工先通過多益基本測試為佳。
當時有些網友在論壇上公幹說這種售價白癡才跟你買,的確這售價難以令人滿意,但除此之外,敝人對代理商堅定扶植水貨的意志深表動容。
也許因公司貨銷量不佳,故代理商之後便結束相機業務,改推Dyson。也許我們找到了六折的戴森吸塵器是日本必買聖品的原因。
(三)外貌
但代理商的定價只是ADC戰國時代的花絮。對真正的攝影用戶而言,沒有貴不貴,只有值不值的問題。
2007時,我願意以首發價23900購入GRD2,因為當時要高畫質的DC,別無選擇。
GRD系列最佳的APS-C化時機是2011時的GRD4,若此,就算開價35K也勢必熱銷,但到了2013年,強敵環伺的情況下公司貨竟然要近價30K,就注定命運。
理光的相機書與公式網頁,向來都有用戶意見調查,而在意見調查中,每次「期待次世代改進點」的冠軍都是「感光元件大型化」。但GRD4時代,理光的說詞是:放入APS-C的感光元件會造成機身擴大不利攜帶,最多略小於GXR+28模組的體積。但事實如何呢?
左起:GRD5、GRD3.5(GXR+28模組)與GRD2
|
左起:GRD2、GXR與GRD5 |
上:GRD5;下GRD2。 |
所以你知道GRD4之所以不成為ADC,純粹是牙膏還沒用完而已。
(四)改變
上節比較例圖請出了GRD3.5,原因在於不管由鏡頭或是感光元件來看,GRD5的直系血親是GXD3.5,而非GRD4。
接著以條列式說明與前代相異之處,分為變化、劣化與進化三者,重要會特質會特別說明。
變化:
1. 增加TAV模式
2. 增加AEL切換鈕
3. 改變播放鍵位置
4. 取消低通濾鏡
5. GH-3商標變為PENTAX
RICOH(但機身商標不變)
6. 逆光耐性大幅提升
特別要談抗曜光能力提升,並說明這提升為何是變化,而非進化。我們在前回第四節提到雙面鍍膜帶來強力的逆光耐性,但仍有缺點,此缺點就是排除太多光。
GR專用的雙面鍍膜雖然能減低斜射光的干擾,但一如近代高科技鍍膜,會造成進光角度過於一致,請見後圖:
如此逆光場合,若拿傳統鏡頭的同好,當能想像背後光暈,但愈現代、愈強調逆光耐性的鏡頭,這種感覺就難以出現。
這是用逆光耐性略遜一籌的相機(同為jpg直出)所攝,雖然時間、場地、人物均不同,但動作與光法具備一致性,權充對比。以測試鏡頭的量化條件來說,是GRD5獲勝,但以觀賞角度來說卻未必如此。
不知讀者碰不碰老鏡?許多論壇對老鏡所冠一往情深的形容詞,以鏡頭測試的角度來說,全都叫「缺陷」。但缺陷真的就不好嗎?或說當近代鏡執著於MTF的單一標準時,果真存在不同廠牌的鏡頭差異?至少以教育的角度來說,早已揚棄以聯考分數[2]這單一標準來判斷學生好壞。
更進一步來說,到底標準或缺陷是如何制訂?如果不明白,只單純拿著不屬於自己的量尺來評量自己的相機,難道不曾出現疑惑嗎?
回到GRD5,儘管本機耐光能力大幅提升,但太過強調抗光的結果,是把光線當成敵手,而非伙伴,故難以再現光子質感,因此列為「變化」。
仔細想想,人世間許多以「改善」、「著想」、「利益」為名的變化,不也如此?
劣化:
1. 無充電器,以USB充電
2. 充電線專用USB接口
3. 以機身充電容易充壞電池
4. 採用GRD4電池,電力表現下降
(但與對手機相較,電力表現仍優)
(但與對手機相較,電力表現仍優)
5. 遮光罩無法反扣
6. 刪除對各色細項調整設定
7. +-鈕無法自訂功能
劣化方面,對色指定來說最困擾的是消去非常好用的各色調整設定(pen F有類似功能),但除此之外,大多數問題集中在電力表現上。除了必備的二號電池外,建議用戶最好準備充電器,不要用機身充電。
進化:
1. 較不易當機
2. AF速度大幅提升
3. AF精度大幅提升
4. WB預設數值安定化
5. 增加WB的K數調整功能
6. 增加一顆Fn鈕
7. 增加機身修圖模式
在進化中,最重要的是AF速度與精度兩項突破,從以前的又慢又不準,到現在可說擁有DC中頂尖的對焦速度,但卻又不僅止於此。某些相機(例如OM-D或X70)為求對焦速度表現,會犧牲精度換取速度,導致假合焦的現象。但GR不會發生假合焦,這點讓人非常安心。
至於WB的使用正常化老實說不能算是多大的進步,真要說的話是前代的WB表現在水準之下,直至本機才具備正確可信的WB表現。
再來說明常被稱作「濾鏡」的機身內修圖功能,這些功能是以晚期韌體更新形式追加在GXR中,但敗筆是將之設定於場景模式中,亦即若要使用機身修圖功能,則無法自訂光圈快門。也因此,GXR的機身修圖終究聊備一格,欠缺實質可用性。
然而理光很重視機身修圖功能,在出廠就將Ricoh Gr就將 Fn3設定為“ Effect (機身修圖功能)”,至此,本功能終於完備。在諸多機身修圖功能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高對比黑白,圖例請見次節。
(五)實作
儘管只是一條典型的台北窄巷,但瞭解光流後,以高對比黑白模式就能得到這樣的影像: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高對比黑白有許多仿效者,但沒有任何一家能達到Ricoh GR的質感,若喜好森山大道的讀者,必能體會。
但要說明的是,這模式並非適合所有景色,最好在攝影前就先想好要表的何種概念。
附帶一提,用這模式拍台北周邊的公共藝術,配上政府單位極致尊榮的打光會相當有趣:
要是拍人呢?
好的下一張……
再來研究機身內jpg直出的畫質如何。但在深入之前,我們不妨先思考相機文的照片該以何種方式呈現?是修圖呢?還是直出?
一般論壇會爭吵於評測文能否修圖,然而那並非問題的核心,關鍵在於是否誠實表達。誠實表達什麼呢?第一、是否修圖;第二、是否利益交換。只要揭露這兩項資訊,那要如何呈現,是作者的自由。
主張直出者的核心論點,其實是對真相的追求。修圖固然改變檔案,但jpg直出就真的可信嗎?因為有些相機測試儘管jpg直出,但偷偷改變測試條件,其畫質也會大幅改變,此間有非常非常多動手腳的方式,在課程中都已詳細說明。
或如下節選,廣告媒體在陳述事實時,以不同的角度呈現,讓人深感文字工作者的魔力與藝術,見此,無怪甲廠代理商爆氣,而且,請記住那些評測並沒有修圖──雖然該廣告商曾幹過把Canon單眼照片偽裝成Sony DC照片的天大醜聞。。
案例一:省略熱靴座的評論
甲廠相機
內閃當然是這類隨身機必備的規格,這也是為什麼XX(相機型號)未內建熱靴的原因,但說穿了就是受限於產品定位。
乙廠相機
你是否有發現XX(相機型號)系列過去傳統的熱靴座沒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內閃,我想原廠肯定也計算過女孩兒會外接閃光燈拍照的機率有多少,我想路上抓10個可能都找不到1個會這樣用吧!所以便捨棄了熱靴座。
案例二:電力表現的評論
甲廠相機
讓小編意外的還有XX(相機型號)的電池居然改用容量較小的EN-EL24,容量僅有7.2V 850mAh,至於過去用的en-el22容量則是7.2V 1010mAh,所以在續航力的表現上有不小的差異,過去XX(相機型號)完全充飽電約可拍攝300張靜態照片,新一代的XX(相機型號)僅能拍攝250張,因此續航力大概差了17%,加上XX(相機型號)不支援USB充電,若你平常就喜歡東拍西拍的話,出遊時建議一定要多帶一顆備用電池。
乙廠相機
鋰電池的型號為LP-E12,充飽電後最多可拍攝255張的靜態照片,續航力比XX(相機型號)(230張)還要出色,我想這可能跟影像處理器的升級有關,因為XX(相機型號)採用新一代的DIGIC 6,以小型的無反光鏡相機來說,這樣的表現已屬上乘。
回頭來看,GRD5的直出人像表現不但優於前代機,且也對得起其身價[3]。與GXR相較,最直接的優點是改善了Sony系CMOS紅色過飽和現象[4],再者,透過機身設定,終於可以改善GRD系人像偏黃的固有問題。不過仍要強調,是必需透過機身設定(含WB調整)去改善,若採自動模式,依舊容易產生人像偏黃的狀況,但已改善成「容易產生」,而非必然發生。
繼之,這是開放光圈所攝,但髮絲細節非常清楚,移除低通濾鏡換取的銳利度,在此展露無遺。
以上是陽光充足時的人像照,但若台北常見的陰天表現如何呢?
一般來說,陰天在樹蔭下拍照,臉會帶層灰色,但稍微補光(非反光板,因與GRD5體積不合襯)與自行調整設定後,能確實消除那種色調。且綠色並未變成黃綠色,因此儘管在陰天也能放心人帶景。
但假設是人工光呢?儘管GRD5的AWB大有進化,對,儘管進化了,但還是別抱太多期待會比較好。其實在機身內亦能確實以WB校正,但對初學者來說有一定難度,若只使用自動功能,建議準備一把閃燈,或者冷靜地接受比較實在。
(六)補遺
本回第一節提到:專業廣告媒體說2008.02的DP1是世上第一台ADC,但標榜媒體尊嚴不容踐踏的該站卻忽視最基本的客觀事實──早在2005.09,Sony便推出了APS-C大小的DC,名為R1。
是的,是媒體尊嚴不容踐踏,而非媒體專業不容踐踏,從本回列舉的各項案例,我們都能反覆咀嚼這項陳述。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