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9日 星期三

何謂「新聞」?





2013-01-04_13-00-26_251.jpg



但,當今辦報是少數人的特權,因此其自由權不能與一般人相提並論。







何謂「新聞」?


一般教科書會跟你講這是東西南北四個字母集結成的單字,或引太陽報編輯告訴你什麼人咬狗、狗咬人之類的……但教科書絕對不會告訴你四方說純屬茶餘飯後之談,而太陽報是聲名狼籍的小報。


進入這章之前,煩請扔掉所有過去學過,關於「新聞」的定義。



一、PRESS的古、今意涵: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中,關於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的原文是這樣的:「……abridging the freedom of speech, or of the press……


Press1718世紀時指的是報紙、書籍、小冊子等印刷型式的文字刊物,這是為了與口語的表意方式做出區別,因此稱為press。但隨著時代經過,現在的press已被附加了「新聞業」的含意,那我們來看,當代的「新聞業」是什麼呢?


就型式上而言,這個詞的當代涵意是指以電視、廣播報紙、週刊、政治刊物或網路新聞傳遞新聞與新聞分析的中介。這和原意已大異其趣。


但差距更大的是press的實質,當今的新聞業是由巨大的媒體帝國所控制,結合了電影製片、唱片、主題樂園等營利事業。極少數的公司控制了絕大多數的傳播管道,其擁有的政治權利大大不同於個人享有的言論自由。


第一修正案要保護的,是那種由家庭工廠所油印出來的政治性傳單、小冊子,那是他們那個年代的「press」,因為就是有這些政治意見所帶來的啟蒙效果,而有了獨立戰爭、美利堅合眾國,因此制憲先賢才用這麼強烈的詞語,給出版自由這麼崇高的保護。


豈料時過境遷,當代的press竟然是指這些大企業、營利公司,而這些大企業口口聲聲喊著press freedom不容侵犯,美國制憲先賢若九泉有知,必然會悲憤道,這種企業不是我們要保護的對象!


當代的press行業包含著大量且複雜的機構,這和早期那種個人式的報業完全不同。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在1853年的《論美國民主》提到:「辦報是一件比以往容易的事,因為只需要少數人出資與訂閱,即可成功。


但,當今辦報是少數人的特權,因此其自由權不能與一般人相提並論。


由此觀之,當代press業所謂的「保障新聞自由等同於保障個人表意自由」說,誠然是名不符實。當報紙與商業組織與政治團體合作後,新聞記者的角色也隨之轉變。當代的報紙的確靠近商業投機而遠離傳遞真相與理念。


事實上,建制化的新聞業(the established press)並非一般公民,而是社會上有權有勢的大組織,絕非「無抵抗力的公眾」(defenceless public)。媒體被少數有權者所掌控是一個社會問題,在這種觀點下,新聞業有可能成為(compared to)腐敗/貪污/邪惡的警察(a corrupt police officer)。



二、對客觀性的誤解

自由論者認為媒介可以反映現狀,也可以反映意見市場中的意見。但老實說,社會大眾對於「客觀」的誤解很深,新聞業那種採集有「新聞價值」的新聞與去超市選食物那種狀況差多了,新聞業是更複雜的。


這種對於現狀的調查與採訪,接近消息來源與傳遞訊息,這些都是基於某種意識型態,來決定何物具有新聞價值、何事適合出版、何謂新聞。媒體是輿論的商人,決定要塞給你什麼資訊,所以,編輯部的功能不容輕忽。


因此關心這個自由權屬誰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早在1967年,哈佛的法律系教授 Jerome A. Barron就提出呼籲,認為法律應該介入保障那些新的、不普遍的、非主流的觀點能在獨佔的媒體上發表。Barron的理論是藉由第一修正案保障表意自由的意旨,促使民眾能接近使用媒體,表達他們的意見。


新聞業的傳統是客觀與中立,但這無助於政治討論,請不要忘記,在第一修正案的那個年代,是沒有「客觀」這種東西的。Christopher Lasch就批評當代的新聞專業是:「擁抱錯誤的客觀,以為他們傳播的東西就叫真相,但那種資訊無法促進公眾討論,反而會使之淪亡。



***



2013年,以自著新聞學教材為起點。


近期大事莫過老牌的Newsweek停止印刷版。


注意,是停止印刷版,不是停刊。儘管國內許多幸災樂禍的媒體抱持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態不斷唱衰該刊,但Newsweek營運狀況比需要中資挹助的China媒體不可同日而語。


更有甚者,某些媒體趨勢家或報業研究員見獵心喜,不斷口誦「新聞業已死」的往生咒、腳踏劈腿左岸七星步,急著在頭七前帶祖國領導回家。但其實完全誤解「工業」(industry)概念。但依此而論,確實可見本地的新聞趨勢──從業人員引頸企盼這個行業的末日到來


新聞是否消失?停止印刷版的意義為何?新聞的未來是?


只用台灣抱殘守缺的錯誤課本,當然無法理解這些問題,而可預見,這也是本年研究所、轉學考與國家考試的重點。


當然,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課堂裡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