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心理素質來說,會希望多報的是什麼人呢?
是對自己沒自信,希望以多重選擇來增加自己上榜率的學生。
而這叫什麼?
失敗主義。
本文解說研究所報考數量的問題。
考生在思索本問題時,往往陷入很大的困擾,在此說明歐老師的建議,並請以後別再來信詢問同類問題。
一般的論點是將選擇極大化,亦即在不衝堂的範圍內儘量多報幾家,但我要提醒考生,這種策略是花費甚多、收效甚微的。
就心理素質來說,會希望多報的是什麼人呢?
是對自己沒自信,希望以多重選擇來增加自己上榜率的學生。
而這叫什麼?
失敗主義。
因為考生覺得報一兩間、三四間不會上,所以要報五六間、七八間。但老實說,這種校海戰術是在你有一定程度的率取期望才有效,但若你的錄取水準逼近於零,那再多也枉然。之後會介紹一位同學的心得,他是政大應屆畢業,但初始在知名補習班的指導下,從北到南的八間——全盤皆墨。
報一間研究所,平均而言的總花費成本約為新台幣1500,若報八間,則在放榜前就花了12000,遑論南北奔波的交通、食宿費。
與其投注在那種地方,敝人建議你拿去買教科書或買文具,那才是真正學生用錢的方式。
老師會如何建議自己的學生投考數量呢?
由於本家教班同學的研究所錄取率,從2004-2014一直維持著100%的水準,所以我的預設是——學生在考試前就等同於上榜,因此我建議學生報四間就好,因為你沒辦法同時讀台大和政大。
這四間的選擇是——
第一級一間:選你最想讀的系所,全力以赴。所有準備方向以該校系的考科、師資為主。
第二級兩間:選你在師資與學費都能接受的兩所校系,在準備的中後期,針對與第一級學校不同之處進行補強。
第三級一間:選你可以接受,而且考上不會放棄的校系。只在口試準備期,預測可能問題進行訓練。
這種選擇法的關鍵在第三級(Good)學校,因為第一(Dream)、第二級(Top)是各學生不管考不考得上,都會以那幾間為目標。
建議學生報考四間,這是實力和機率通算折衷的提案,但學生若有極端的信心與實力,則只報考兩間無妨,因為記錄上有位考生只選Dream class兩間,都是榜首。
延伸閱讀: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