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

GRD5之貳:輕舟已過萬重山


R0060482




        儘管列舉諸多Ricoh GR優點,然畫質更佳的DC確實存在;但以沉筒式DC來說,


GRD5,確是當世傑作









承前閱讀:

        第一回表一提到:由開發角度而言,GRD系譜應將GXR置入;由本回可看出另理:GRD5的進化,關鍵是自GRD3.5GXR+28模組,又稱GXRD)而來,而非GRD4


        本回分四節,前兩節介紹數位相機的「數位」元件;後兩回介紹「相機」元件。




(一)感光元件




        單以APS-C的感光元件可知,GRD5的正統前代機是GRD3.5,而非1/1.7吋的GRD4。然而,除畫素競爭外,本機的感光元件是為GRD5特化的感光元件,不再是那顆讓Sony賺翻的萬年12M CMOS


        除開例行性的畫素競爭,本機的感光元件是為了GRD5特化的感光元件,不再是那顆讓Sony賺翻的萬年12M CMOS[1]


        數位攝影的成相中,與底片決定性不同的關鍵在於斜射光的接受性。底片對斜射光支援良好,然感光元件對斜射光反響貧弱。因此將底片機的廣角鏡接數位機(特別是RF鏡系),邊角畫質必然崩潰。


        此乃感光元件之天限,較之畫素競爭,信乃數位攝影無可迴避之門。


        該如何應對?同然,在數位相機的年代,可用相機的本領克服,也能用數位的方式繞過。


        當年,Olympus4/3系統,採取離心光學設計,確保感光元件由中心到周邊都能受到垂直入光,而那只是2003年──數位單眼的黎明期[2]


        然而,超前時代太多的創新卻不被理解,在4/3系統滅亡後,Olympus給攝影者的印象只餘假帳[3]與數位修正。


        數位方式乃針對感光元件上的微透鏡進行改良,將感光元件周邊的微透鏡開口傾斜,以接納斜射光。


        近期代表是SonyA7R2。和前代相較,多少改提升邊角色偏的慘狀,然畫質崩壞依舊無解。


        GRD5而論,為求鏡頭能縮進機身,改採短射出瞳型鏡頭,與GXRD相較,邊角入射光線更斜。若無法解決斜光難點,必然造成畫質裂解。


        對此難題,本機由感光元件進路,研發專為GR Lens設計的最佳微透鏡,如此能在兼顧體積的前提下維持畫質。


</span><span style=



        在數位時代,多數廠商將劣化數位修正列為標準商法,但那並未把握數位相機的本質。而理光這次設計思維,堪為數位時代的典範。





Column 4/3系統之始,E1

P1014910


2003年出產的E1是世界首部4/3系統相機,敝人手中的它,今日仍正常使用。


        有奧林帕斯新銳機種:EM-1Pen-F的同好不妨比對自機照片,當知這十數年間,該社的科技遷化。




(二)圖像引擎


        儘管Republic of China高唱色調、優雅與浪漫的文青們未必了解,但GRD系的構成中,GR ENGINEGRD用圖像引擎)實乃足輕重。


        截至本代,維持一代更新一次圖像引擎的壯舉[4]為何稱壯舉?若您使用NikonSony系統,可查該司更新圖像引擎的週期──特以電子性能見長者。


        GR ENGINE五代和前代最大差異是在開發人員。這次由理光與賓得士的工程人員共同開發。儘管賓得士與理光的圖像引擎向不出色,但融合兩系統的新圖像引擎,的確是歷代最佳。


        五代的圖像引擎除了需要處理大感光元件的影像細節、雜訊判斷、對焦速度、AWB演繹,還增加除莫爾紋的功能。

        一心多用的它,能回應使用者的期待嗎?


        高感度、除莫爾紋、影像細節等三者成效易見,這邊特別提對焦速度與AWB演繹兩者。



對焦
        舊機用戶當知,理光的AF速度無異於樹獺。但本代脫胎換骨


        雖難直奔如電,但已進化至日常可用等級。自動對焦速度向上的兩個因子可謂軟硬兼施,硬體將在第三節說明,此敘述圖像引擎對AF速度的貢獻。


        GR ENGINE五代使感應器更新速度狂增三倍,去至90fps:再者,即時預覽時的更新率也從22fps亦三倍至本世代合理的60fps



AWB
        GXRD時代就有AWBMulti P Auto兩種自動模式,但這兩者的差異猶如支那報與重工報,另,GXRDWB本身就有缺陷[5]


        但本機的AWBMulti P Auto真有長足進步。關鍵因子是處理區域細緻化,此亦受惠於新處理引擎。

        網路上往往聽到同好爭執於甲乙兩廠的AWB孰優孰劣,然以專業角度來看,往往是兩者皆不準


        WB準確討喜是兩回事,用戶喜歡的顏色未必正確。


多重光源下所謂AWB的的呈現相當複雜,在2016年的今日,仍無任何廠商能忠實呈現。然有以美膚見長之公司,在AWB中綁定俗稱調控檔之物,以過度色偏,贏來死士讚賞,然此不潔之色﹑不過見笑方家。


R0060296



        以例圖而論,相機將左方雙黃燈拍成白色,因AWB失準嗎?


        非。


識者當知WB與色彩唇齒相依。然,但非無二。


        畫中左右各一燈泡倒影;燈泡顏色一致,但畫中左方倒影偏白、右方偏黃,而實體燈偏白──無燈表現出確實的黃色。


但就AWB的能力來說,相機完全盡到它的本分


        為何黃燈不黃反是AWB盡責的表現?這牽涉相機工學,先按下不表。總之以例圖而論,GRD5AWB較前代可說有突破性的成長。但比較機種終究是前代,與他機相較,本機人工混合光下的色指定確不出色。



(三)鏡筒


        GRD系的法螺文,常由鏡頭起始,然若論及GR Lens的進化,由包覆鏡頭之套筒發進。


        回顧表二GRD系從一代到五代的進化,外觀最大差異是鏡筒由三節縮為一節。


        比起何種文青濾鏡或念動力wifi,鏡頭強化才是第三世代最有用的進化。無須使用便知,GRD系鏡筒與支那之心一樣易碎。


        尤其第一世代的三截鏡筒,常有開無關;或正常使用後光軸偏移。對沉筒式鏡頭來說,若無妥善的防護策略,則不具任何實用性。是故,我們必須感謝第一世代的死士,有他們貢獻研究經費,我們才有第三世代的Ricoh GR可用。


        但第三世代的鏡筒除了縮短外,還改變了什麼,足以被本文稱為大進化呢?


        以下將由保護性與驅動性兩方面論之。


1.  保護性

理光總算知道要保護那節脆弱的鏡頭,因此在鏡頭外包覆了鏡頭護罩lens barrier)。


請看由Ricoh提供:GXRGR的外觀比較圖。


GRD3.5</span><span style=




        由圖中的鏡面反光的有無可知,傳統GRD系列(含GXR系)開機時鏡頭外緣會突出,直接暴露在環境中。注定了GRD系耐候不足的宿命,不能淋雨、不能曬太陽[6]、不能去海邊,也不能吹風,因為不但會入塵,而且大顆砂粒還會卡鏡筒。


        所以這種不適合戶外的脆弱相機,當以優雅、浪漫的小確幸包覆,只配在冷氣房中的下午茶餐廳,憑藉著近拍距離,饗宴著無慮之春。


        不能怪GRD系列被誤解成室內機,因為前兩世代就是這麼脆弱。


但第三世代的GR採取外覆鏡頭護罩,對進砂的確有抗性。然有趣的是:擺明與GRD5叫陣的Nikon coolpix A(後簡稱CPA),居然沿用舊型GRD的單純伸縮鏡頭,也難怪CPA的銷量如此低,抱怨入塵問題的數目竟高於GRD5

        此外,鏡頭護罩亦有輕微遮光罩的效果,這也說明了為何同樣無遮光罩,但GRD5的抗光表現較對手機為佳。然而,本機耐光性良好的秘密不僅止於此,下節另將敘述。


2.  驅動性

GRD5的誕生貢獻過心力的所有勇者必然發現,本機的速度和歷代相較,實若流星。縱使較之他廠,依舊名列前茅。

        GRD14代,從就算網路打手[7]、收錢大大也無法為其蠕動般的AF速度抹粉,只得以浪漫優雅古典初衷等不知所謂的用語包裝。


        然而,Ricoh GR對焦速度大福進化的秘密何在?


        這問題同樣可分軟體與硬體,在此先說明硬體面。
GRD5 </span><span style=




        此亦為理光所提供的鏡頭構成圖。左上角的日文是鏡頭護罩,右上是AF馬達、右下是鏡筒伸縮馬達。


        看似不重要的說明,其實蘊含了非常重要的突破。


        因為過往GRD系為了:縮減重量(X)壓縮成本(O),對焦與伸縮功能能共用馬達。所以第一世代的使用者可曾記得?當時AF聲音,怎能如此之吵,而且只吵不快


        有第三世代的讀者,請你對焦一次,是否安靜迅速?此乃獨立對焦馬達之益。


        獨立對焦馬達的優勢不僅速度、精度與抑音表現大幅度提升,更能省電。


為何多搭載一個馬達反而省電呢?因為驅動對焦時無須以大馬力、大扭力的伸縮馬達來移動,也避免造成對焦過度反覆來回搜尋的開支。



        綜合軟體(圖像引擎)與硬體(獨立對焦馬達),GRD5AF速度已達系列的頂峰。


R0060482




        但終究是與系列作相較。


        在雙方均不規則移動的條件下,請使用MF


        而同時有五代與舊款的讀者,請觀察AF時的鏡頭長度變化。全數舊機種(含GXR)對焦時鏡筒均會前後移動。但五代則否


當真如此?


        請再仔細看,並不具備內對焦能力的GR Lens,對焦時鏡頭仍將移動,但看起來不移動的真相是鏡筒外包覆鏡頭護罩。這是只有對焦馬達與伸縮馬達獨立後才辦得到的優勢。


獨立統一的優劣,您明白嗎?




(四)鏡頭


        理光誇稱這是GR史上最高性能的鏡頭,此言實況如何?


        在此之前,我們先來看鏡頭小型化的努力。


眾所皆知,所有數位產品在維持器械素質的前提下,產品愈小難度愈高。


        GXRDGRD5相較,兩者擁有同樣尺寸的感光元件(APS-C)、同樣的焦距(18.3mm)與類似的光圈(F2.5F2.8),但鏡頭體積卻大相逕庭,具體圖例可見第三小節的對照圖。


        而且例圖狀況是開機時長度,若關機時GRD5的鏡頭可完全縮入機身,但GXRD不可。如何辦到?

答案是改變光學結構。



</span><span style=



        GRD 3.5鏡片組是單眼常見的反望遠構成,但單眼廣角鏡採取望遠這多此一舉的設計是為了克服反光鏡的問題。對無此結構的DC來說,並無相從之理。


        因此自五代始,揚棄舊設計,更縮減前代9枚的鏡片為7枚,不但減輕電力負擔,連對焦速度都間接提升。


        GR Lens雖小,但它的確是鏡頭──真正的鏡頭


        7枚鏡片中,採用四片特殊玻璃鏡片,含兩片玻璃模造非球面鏡片與低色散玻璃鏡片。另,坊間所謂「內置的2片非球面鏡片和1片低色散鏡片」純為相互抄襲的頂新之語。


        然用料豪華,就能斷定成果必然豐碩嗎?


若可,則難言兩億五千八百萬的「夢想家」,或三千萬的政大無人故障電梯[8]


        所有廠商自表的優點,只能在實踐中檢證,因此以下將由四方向核實能力。



1.     變形抑制

對廣角鏡而論,變形抑制是決定其屬玩具或鏡頭之分野。貴又難玩的toy lens請見:〈GRD5之壹:我聞琵琶已嘆息〉。
                                                                                                              
        GRD5的變形抑制已於第一回論及,但以另圖說明。


R0110156



        若非永和一線天與本機,恐不足以拍出這麼壓迫感的畫面。

        這是能與對面伸手相握之街,也是火災時自求多福之域[9]。在此五樓違建頂加不足為奇,違建七樓比比皆是。


        有位同學於此擔任消防員,但看過無數刁民追打隊員、違建崩塌帶走弟兄後,他放棄了年少的英雄志業。

        再見﹑他在三月之時,坐著船,離開充滿ㄓㄓ的小島。

        我討厭支那,別說什麼煙花三月下XX。」





2.     逆光耐性

GXR的逆光耐性已較同期產品為高[10],然GRD5耐性更勝一籌。


        值此之世,無論真相為何,各廠均宣稱自家鍍膜無敵,當真威過威士忌。


但實然面?


        某ㄎ自表是德國精品技術授權使用奈米鍍膜技術,相對視角[11]50mm,擁有1.4大光圈的當家大口徑標準鏡,其表現如下:


</span><span style=




        當爛到這種地步,反倒想安慰,而非指正。


        冬天盆地微弱的太陽,且強烈點光源並未出現在畫面中、更有甚者,此鏡上遮光罩,但表現仍然如此。

R0040331




        數日後故地重遊,此時陽光較前日強烈,但GRD5毫無懼色地面向陽光。


        技術落後群的理光,不吹噓奈米技術[12],但卻更勝一籌,為何?


        答案是將本機鏡片,每片都進行裏外雙面鍍膜。


        將此事與感光元件微透鏡並置,可知理光已掌握數位時代「數位」與「相機」的製作大要。

        但雙面鍍膜是否就無敵於世?


        否。


        次回將提及雙面鍍膜的缺點。



3.     微距表現


歷代GRD均擁有強大的微距功能。」


是外界對本機的錯誤認識。


事實是:GRD系列雖能貼近拍攝,但貼近拍攝DC的通性並不專屬GRD


況且包含五代,所有GRD系列在近拍時,畫質均會下降,若和一般距離的高畫質相較,那微距畫質可說大幅降低

但不明就裡,自表具有相機專業的﹍﹍大大們,卻認為微距時畫質會提高。這也難怪為何會有六輕使人延命的經典研究報告。


Ricoh GR的微距性能和過往相比確實提高,但理由是微距時畫質衰減趨緩。縱使微距表現能力提升,但實務上仍有缺點,將於次回說明。


        之前帶團去立教大學非公表訪問時,跨文化傳播系[13]的老師介紹一家好店,誠不我欺


R0800286



        披薩餃(calzone),一般來說難以呈現濕潤的光澤感,但本機能恰如其分地描繪油滴(液體)塗抹在麵皮(固體)上重疊但非融合的外觀。


        但要提醒,本機並非自帶此特性,在燈光不良的氣氛餐廳內,仍須補光。


R0800289</span><span style=





不打燈,不過如此。


這是一家未曾出現在中文部落格的好店,將之與打燈並現,想必讀者對網路大大們的開箱文,更多一層體會。




4.     光圈形狀

究其實,光圈葉片形狀與鏡頭表現無關。但理光對此相當自豪,且本機的光路在諸多光點散佈下,幾乎止无正圓的表現相當精緻,因此附加解說。

</span><span style=




        若其他鏡頭拍這種光點照,多半無法形成滿月型光點,特別在邊角,往往會是半月型。


        日本光學系統相當重視散景,因此在小小的GR Lens中置入九片光圈葉片。儘管是不祥之數[14],但九片近圓形的光圈葉片是纖細的構成。



        以上交代四大項GRD5進化之處,每項進化,都是本機更優秀的畫質的支柱,但在結束前,想與讀者多談「畫質」這概念。


        何謂畫質?

        數位時代的畫質是對鏡頭與機身綜合能力的概略性用詞


        本文將此籠統的概念以變形抑制、色彩還原、對光耐性、一般距離描寫性、至近距離描寫性等細部構成元素說明。

        然仍有例如:邊角失光、相場彎曲、高頻反應、色深度、色散、像差……等測試完成的項目卻不列入文章。因為就一般使用來說,明白本文所列部分就綽綽有餘了。


        儘管列舉諸多Ricoh GR優點,然畫質更佳的DC確實存在;但以沉筒式DC來說,



GRD5,確是當世傑作





延伸閱讀:
文中相片大多以本機所攝




GRD5之參:昨日之日不可留










[1] 但仍為Sony製。
[2] 然而現在的m4/3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切莫混淆。
[4] 但如〈GRD5壹之二:GRD的世代差異〉所言,在六代中斷。
[6] 會熱當的筆電所在多有,但在盆地戶外正常使用便熱當的相機恐不多見。
[7] 見:〈網路打手〉。
[8] 學生稱之為「水岸大怒神」,座落於師生動線之外。
[9] 見:〈永和違建與火災〉。
[11] 不怕被笑的話,也可以說「等效焦長/距」。
[12] 因為真的沒有。
[13] 異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学部,名稱雖有communication(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然卻與中華民國的「傳播」系內容大相逕庭,確切譯法也難用「跨文化傳播」涵蓋,此權從體制名稱,且本文重點非此,僅點出差異。
[14] 如文天祥〈正氣歌〉所言:「嗟予遘陽九」,因九乃陽數之盡,故指災厄,但無論陽九或陰九,天命俱當抗之。


---

1 則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