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今夜不能睡ㄛ |
貳、縱使晴明無雨色
先講結論,這台相機偏向高規格數位傻瓜相機,並非專業隨身機。
操作介面使用不靈敏的「觸控螢幕」、無法選擇模式的「智慧自動(iA)」與極端追逐體積重量所誕生的「最輕規格」,這些東西,與其說是接近講究操縱性與影像品質的DSLR,不如說更接近追求輕便可攜的多彩DC。
1.ISO表現
ISO方面仍和其他m4/3相機一樣:到400為止都很不錯,800有點可怕,1600是可用上限了,儘管本機的最高ISO提升到6400,但這樣的狀況仍舊沒有改變。
就算除噪模式選擇「一般」,但和其他廠商相較,仍然過強。ISO1600在光線還可接受的環境下能得到差強人意的表現,但若處於低光源場景,對比會大幅降低,彩色照片中無論如何調整都有偏青色誤出現。
EPL2和GF2使用相同感光元件,但從階調的滑順、細節的保留與雜訊的多寡三方面來看,很顯然EPL2的表現在三方面都優於GF2。
在高ISO能力上灌水競爭是前一世代的愚行[1],本世代的ISO評鑑關鍵在「陰影區細節保留」(detail captured in shadow regions),這是底片的基本特性,但數位影像至今仍無法完足之事。
遺憾的是,從表現上來看,GF2並不打算參與新世代的競賽,和約莫兩年前的GF1相較毫無起色。
例如在中等ISO下,陰影處就會出現色雜訊,這種狀況在兩年半前的機體就獲得改善。
ISO400
如果這張右上角石柱處看不太出來,可看下張
ISO僅400,暗處石像明顯出現紅紅綠綠的色雜訊。
這張感光度更高(800),感光元件更小(EX1,一般DC尺寸),發售日期更早(2010上半年)但暗處卻無色雜訊。這張說是MILC的表現還比較容易讓人認同。
從這裡很明顯看出Panasonic的圖像引擎有問題。從ISO400開始,由於考慮雜訊問題,光圈與快門的選擇性就非常狹窄,但是這種講究精準曝光的困擾是那類「先拍啊回去再修」的傢伙一輩子也無法理解的問題。
從這裡很明顯看出Panasonic的圖像引擎有問題。從ISO400開始,由於考慮雜訊問題,光圈與快門的選擇性就非常狹窄,但是這種講究精準曝光的困擾是那類「先拍啊回去再修」的傢伙一輩子也無法理解的問題。
2.測光與高光保留
這台機器,不管是RAW或JPG,在高光細節上都很糟糕,之後將以相片說明。對於這種致命性的弱點,Panasonic採取的做法是在測光傾向上動手腳。
思考面是「避免讓圖中出現高光區」,做法就是「曝光不足」,所以自動曝光的出圖傾向會偏暗沉與曝光不足,救濟辦法是做AE補償,但如此便會看出高光細節的弱點。
Low key的影像很暗沉;但走high key就會發現高光問題,所以這是無藥可救的問題。
3.自動白平衡
ISO表現與AWB能力,讓人難以相信這是一台2010年底販售的新銳機體。
自然光下白平衡偏冷,具體而言會有讓人不愉快的青綠產生,再加上自動曝光系統傾向曝光不足,而陰沈又青綠的照片只有拍鬼片的人才會喜歡。
那室內白平衡呢?
(RAW)
「很可怕,不要問」
這是解RAW檔校正後的色彩,原圖表現如上句所示。關於本機的色表現,將在第四篇進一步說明。(如果你真的迫不及待想知道,請翻第一回最後一張照片。)
4.細節與銳利度
由於過度的抹雜訊功能,JPG的細節與銳度絕對不是GF2的強項。
5.操縱性
若是可以達到手機的觸控便利性,那就沒問題,遺憾的是還很遠。取消了模式轉盤,將大多數操控選單置入觸控螢幕,但只有單點且不太靈敏的操作能力,是不理想的操縱模式。
本機還提供了觸控(螢幕=按)快門功能,但在走路時最好關閉,否則碰到就拍的結果很可能讓你想拍照時卻發現電沒了或卡滿了。
逛個街一直自拍也很困擾,這個功能建移動時議關掉。
6.鏡頭
這顆小型、高亮度的廣角鏡無疑是最大的賣點。
儘管以正統檢視鏡頭的標準來看待,會認為這顆鏡頭根本就是垃圾或廢物,但在MILC剛發展的此時,這樣的妥協是可以接受的。
首先就幾何變形來說,以JPG來說變形率只有0.5%,可說是非常優異。
不過,那是極端數位修正的結果。解無修正RAW去比對,會發現變形率高達2%。
高達2%的變形率是什麼意思呢?
(RAW)
各位請不要看錯重點,重點不在俏秘書,在後面的櫃子。那種斜度讓人以為近來有大地震發生,但實際上只有05.11高達14級的無感地震。
「老闆,相機文沒寫完不能睡ㄛ ^_^」
妳、妳拿錯台詞了吧?……
另一個對DSLR鏡系而言不可思議的是抗光能力,只要畫面內,或畫面外周邊有點光源就會造成大幅度的flare ghost:1.在畫面內全區域都會發生、2.收光圈無效。誇張到讓人以為在鏡頭前加了類似十字濾鏡這類的東西,我用過最爛的DSLR鏡頭(C開頭那家)都沒這麼驚恐。
不夠驚恐嗎?看畫面右上角,那只是公車玻璃反射路燈也能造成這種效果,知道問題嚴重性了吧?
但這並非14mm/2.5特有的問題,如上圖,三星的20mm/2.8也會如此。這可以說是MILC鏡系的通病,是廠商非加以克服不可的重大問題。
再來就色相差、暗角、銳利度等評比,也只是很勉強接近DSLR鏡系的平均值而已。不過換個角度說,DSLR系統的14mm/F2.5絕不可能做這麼小、價格又這麼便宜,所以從MILC的角度來看,拿銳度、畫質、相差去換體積、價格,在發展之初是可以理解的。
MILC是數位原生系統,初期導入數位補正是可以接受的事,但正統光學技術才是最後的依歸。只要成熟期可以不靠數位修正,那在發展路線上就是值得推薦的方向,就怕依賴數位修正,不思光學研擬,那這種系統的發展就會日暮途窮。
何以見得?
目前M4/3系統有兩家公司做機身,但彼此數位修正的解碼方式並不完全互通,也就是說P鏡接O機或O機接P鏡的狀況,畫質就會接近卸妝後的無名﹍妹……
這樣的說法你就理解了吧?
雖然上面點出這顆鏡頭的真相,但這顆鏡頭在目前的M4/3定焦線上仍是不可或缺的,希望這顆鏡頭推出二代,不要執迷拘泥於最輕最小的虛名,大點重些都沒有關係,重點是維繫住基本光學品質。
不要看到這邊就被嚇到了,畢竟MILC的鏡頭才剛發展,還沒一個全面檢驗鏡頭的法則,因此只能用DSLR鏡系的標準去檢驗,但對他們來說是相對不利的。從性能面上客觀地評述鏡頭優缺點是一回事,不過主觀而論,如果要進M4/3系統又只搭一顆鏡,我會選擇這顆鏡頭,而不是近來炒作到不可思議的20mm/1.7。
進一步而言,之前碰過M4/3的機體與鏡頭也不算少,但直到這顆鏡頭出現後,才讓我有興趣撰寫相機文。儘管並非主打畫質,但體積、價格、光圈、視角與畫質間取得平衡與妥協,這是讓人願意使用的重點。
進一步而言,之前碰過M4/3的機體與鏡頭也不算少,但直到這顆鏡頭出現後,才讓我有興趣撰寫相機文。儘管並非主打畫質,但體積、價格、光圈、視角與畫質間取得平衡與妥協,這是讓人願意使用的重點。
7.整體影像品質
看了是「嗯」或「嗯……?」這種感覺,離「喔!」很遠。
如果一定要講究的話,就必須RAW回去花和攝影等量(或超過)的時間修正。第2點的高光細節同然,只能以RAW格式,稍微under exposed,拉出半格的細節。
相機最重要的出圖能力──JPG直出讓人無法稱讚。低對比、低動態範圍、低細節但高雜訊的表現令使用者氣餒,光看成果,會以為是三年前的數位相機。
不但如此,可怕的自動白平衡更為低落的影像品質補上最後一刀。
但奇怪的是,使用同感光元件的EPL2卻無此問題。(不過EPL2的問題在別的地方)
總之為了理解這台奇妙的相機,我去找了高達200多頁的說明書,但看完之後卻產生更多的困惑,所以下篇要討論這些奇怪的翻譯。
搜尋關鍵字:
GF2 RAW
GF2 JPG
GF2 使用心得
GF2 評測
延伸閱讀:
GF2之壹:養在深閨人未識
GF2持有者桑尼與馬克表示:.....
回覆刪除「嫌貨才是買貨人。」
回覆刪除全面瞭解機體特性(優缺點),才有可能凸顯優點並彌補缺陷。
回覆刪除Sunny兄這台用意是錄影與RAW,就是機體特性的良例。
謝謝,我去看看。
回覆刪除Nikon的白平衡一樣沒救...
回覆刪除我每次拍完都調到心力憔悴
請問倫敦特派員,有拍到什麼有趣的畫面嗎?
回覆刪除有滴...不過要等我回美國後才開始修圖...這裡螢幕顏色不準修了也白修
回覆刪除抗光能力?http://www.flickr.com/photos/53290718@N08/5670588721/in/set-72157626379873494
正常的水準就是這樣。
回覆刪除不好意思~~文中提到的變形,其實是屬於廣角特有的梯形變形,而GF2修正的是桶狀變形,與梯形變形完全無關,所以文中圖片所顯示的柱子傾斜度是屬於前者,只要視角不是水平,任何廣角鏡都會有這個現象喔。
回覆刪除歐老師您好~
回覆刪除在ISO表現第三段第一行:很顯然"ELP2"的表現在三方面都優於GF2 有小筆誤哦@@
一直很喜歡看歐老師的文章~
理由很簡單:寫實!
回覆刪除已修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