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的喜好不一定是戀愛,但也許是繪畫、詩文、棒球、攝影、音樂、漫畫、電玩……這些在扭曲的升學體制下是必定被打壓的興趣,但是,請不要放棄,等10年後你再回頭看,你會非常感謝在學生時代替未來的自己所付出的努力。
父母信念第一條:不要談戀愛,好好讀書!
這是父母(或者自詡為認真父母)的不二法門,但現在諸多社會新聞都揭示了這種信念無法與時俱進,究竟問題何在?
在網路上常常看到很多二選一問題:
相機和技術哪個重要?
音樂性和技術性哪個重要?
其實我一直不懂為什麼要這樣問。或者說,這種問題其實是個誤導,是陷阱題。
It's
"AND", not "OR".
or = 或 = 非黑即白 = 兩個裡面只能選一個
and = 和 = 二者都要
百元大鈔 "和" 千元大鈔,如果沒人規定只能拿一張,當然是兩張一起拿。
所以問題在於,這些東西真的是「二選一」嗎?
Q: 相機和技術哪一個重要?
A: 有人規定買了好相機,技術就一定會變爛嗎?或是技術進步了,從此就只能買爛相機嗎?
誠然,學業或愛情的二分是假命題,這種想法是標準的失敗主義──在學生尚未挑戰之前,就假定他只能獲得一項,而不是兩項。
若要兩者得兼,關鍵點就在時間。時間是人間最公平的資源,再怎麼樣也不可能有24小時、再多一秒。
但那是科學上的說法,若把時間與意志做最妥善的運用,效益上也許可以達到25小時。
舉例而言:暑假到了,雖然放假前都想著「假期我要怎樣運用」,但通常是不知在幹什麼,然後就開學了…..
你也有相同的狀況呢?
不知在幹什麼,正是時間管理的最大障礙。
隨著年齡增長,我發現一件事:時間是愈用愈多的。
這和常識完全相反的想法,卻是工作法則。
因為「不知要幹什麼」,然後「覺得很無聊」,所以「殺時間」,然後沒做什麼一天就過了,其實這樣的一天是很痛苦的(對我而言)。尤其是學生,因為平常的時間就是上課、補習,突然有了一大段的寒暑假,搞不好還是上課、補習,但在無須上課補習的短短假期中,常會「不知道要幹嘛」,然後時間就奇怪地過去了。
學校只教你如何讀書,不好意思,應該是只教你如何考試,但要如何管理用以應付考試的時間資源?卻付之闕如。
這篇短文不可能教你如何運用時間,只是提醒你在假期中最低底線不要讓自己覺得「好無聊喔喔……」,只要不覺得「好無聊」,代表自己還保持某種程度的工作狀態,這樣就行了。
花是什麼?
![]() |
是美好之物、是憧憬之物。
你的喜好不一定是戀愛,但也許是繪畫、詩文、棒球、攝影、音樂、漫畫、電玩……這些在扭曲的升學體制下是必定被打壓的興趣,但是,請不要放棄,等10年後你再回頭看,你會非常感謝在學生時代替未來的自己所付出的努力。
「雙手捧著兩束花」。
延伸閱讀:
讓我自由你的夢想(一):兩道門與兩樣明日讓我自由你的夢想(三):不花時間思考,就花時間重考
現代社會與脫序(三):自由戀愛
---
用今天照亮明天
回覆刪除誠然如是。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