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鑿壁借光?抑或向壁虛構?(三):百足之蟲



</span><span style=



帕森斯有生之年,最念茲在茲者,為創建社會科學界的大一統理論典範,但統一之說亦是最受詬病之處。因此莫頓改弦更張,其主張為:社會學界可能成就大一統理論,但不是現在被創發。









承前閱讀:



日落、日昇

實證行政研究的熱潮過後,質性研究興起。彼時該論不再居於領導性的地位,反成備受攻擊的標靶。時至今日,當代社會學四大家之一的紀登斯(Giddens)更以嘲諷的口氣道:「現在,還有誰讀帕森斯」在短短數十年間,眼看實證主義起了高樓、塌了高樓,崩潰之速,猶如其所強調的「效率」。


但實證主義傳統,並非就此一蹶不振,所謂「塌了高樓」,不過是不再居於唯一的領導地位。古諺云:「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況乎實證研究累積的經驗資產與研究方法,不少適足借鏡者。而在由盛及而衰的轉折點間,我們不能不提及結構功能論的新血注入者莫頓。


莫頓師承帕森斯,但不拘泥於業師學說,因此推陳出新,替理論注入活水。知之,結構功能論偏向孔德的「社會靜學」,而衝突論親近「社會動學」。結構功能論的理論盲點甚多,但最顯見之死門所在,乃無法解釋「衝突」、「偏差」、「社會變遷」這三種概念。其理甚明,因其預設前提是「凡存在即為合理,凡功能必為良善」此等先驗性的假設,自然無法處理周遊六虛、變動不居的社會百態。

而莫頓最為門人所稱道之處,在其封鎖理論死門。


其方法為調和衝突論之說,創發了反功能無功能,補充了只有(正)功能的傳統學說,此外,他再將功能依意圖分為「顯性功能」與「隱性功能」。理論的細密分類,確合乎「前出未密,後修轉精」之性。反功能的提出,使功能分析在靜態的社會結構中,有工具分析動態的社會問題,致使莫頓成為結構功能學派的中興理論家。


除了理論上的重大突破外,莫頓亦有一眾所周知的成就,即提倡「中型理論」(Middle Range Theory),然此亦為與師重大的歧異。需知,帕森斯有生之年,最念茲在茲者,為創建社會科學界的大一統理論典範,但統一之說亦是最受詬病之處。因此莫頓改弦更張,其主張為:社會學界可能成就大一統理論,但不是現在被創發。現今學者該作的是藉由各項的中程理論,去開發、深耕各自擅長的領域,以待可能整合的未來。誠然,此「寄希望於未來」的論調在民主政治上是較穩健的,但對追求真理的學問呢



延伸閱讀: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