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肇事者教我們的事:慎選教師



</span><span style=

本圖由Jon@th@nC提供,特此鳴謝。




拿學生向中時總經理求救的簡訊批判《壹週刊》,只能說其邏輯非常人所及。








承前閱讀:


        適逢龍應台提名公視董事,觀其名單可知,明顯是以進步人士包裹保送他馬的英九自己人,當然黃肇松是其一。自此就算再不明白者也可知這個自表文化人的政治意圖:同樣是摧毀公視


        在〈時窮節乃現,我們會勇敢〉中,馮光遠已披露黃肇松可謂置入性行銷教父,但僅此一文何能窮盡黃某劣跡?因故響應前輩宏文,將不願具名晚輩之舊文節選刊出,以利更多傳播後進瞭解文化部長所屬意的公視董事──看完後讀者將明白,慎選教師的重要性。


        下刊文原刊於2005年四月初,當時最熱門的新聞事件是TVBS主播陳勝宏(男,未婚)與同台主播潘彥妃(女,已婚)的不倫戀。但為何TVBS這個人稱桃花窟的電視台醜聞與當時中國報的總經理黃肇松有關呢?答案就在文中。


***


台灣媒體,向來是渾沌的綜合體,它不是告訴我們遠方風土民情的吟遊詩人,也不再是那個「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秀才媒介」了。它,只是一團混亂,像野孩子嬉鬧過後的餐桌般,一團混亂。


這一週來,國際方面有中亞的變局,我們想知道自喬治亞開始,到目前的吉爾吉斯,這一系列以植物為名的革命列車,下一站為何?或是,在俄羅斯的強力阻攔之下,吉爾吉斯,就是終點了。


國內,至今仍未有媒體真正解說過勞退新制,新在哪裡?有媒體可以告訴我嗎?


沒有,國際事務方面,我只能和朋友一起看著外電報導,看著美聯、法新、路透,這些外國通訊社,怎麼以他們的眼光為我報導、看待這些事情。而國內事務方面,我只能從由勞工問題的專家們,得到一些必須自己組合整裡的訊息。


翻開報紙,打開電視,什麼資訊都得不到。只有一些雜碎、噁心的文字畫面,在眼中耳裡迴盪著。


也許你猜到了,是的。近來一股緋色的烏雲,正由傳播媒體陣陣冒出,嚴重污染你我的心智。


這件事,我指的是陳潘兩人的關係,老實說一句話,有什麼錯?關公民社會什麼事


這件事從頭到尾,不過一個男人和女人的戀愛,或說性愛關係罷了,這絕對不是什麼值得大眾關切的事。就算是婚外性,他們要面對的也只是彼此的婚姻以及家庭危機,此與旁人並無切身性。


壞就壞在正好潘是一位有夫之婦,所以媒體可以飛奔道德制高點,嚴詞抨擊潘的所作所為。壞就壞在陳潘兩位是電視主播,是每天都要拋頭露面的人,所以被媒體粗暴地視為公眾人物,所以可以肆無忌憚地炒作這件事。


奇怪,國內各大企業家多有養小老婆的癖好,這時媒體就不敢圍上追打,反而以大房、二房等稱呼,少了酸溜溜的語氣,取而代之的是敬畏的色彩,尤有甚者,幫企業家做族譜分析,深怕有遺漏或是漏算了那個少主、少東。


我的朋友們,我的學生們,請看清楚了,這就是台灣的媒體。敝人之前分析過台灣的媒體普遍有著「看人賞飯的乞丐辦報心態」,但是這兩週下來,我又觀察到一個新現象,那就是「*人辦報」。



●什麼人,辦什麼報



曾在文獻裡記載著一種理想叫「文人辦報」,是兩大報系吹噓其創辦人風骨的宣傳詞。不過,王余二人其實身兼政客、商人、報人三種身份。此三位一體的身份,使得他們在面臨報業的抉擇之時,還能稍稍顧及到一點文人的理想,但說是「文人辦報」的冠冕,絕對戴不到他們頭上。文人辦報,可以是自由中國,可以是文星,可以是自立報系,但絕對輪不到聯合、中時兩報。


時序推移,余王身故後,似乎除了一年一度的吹捧日外,便再也聽不到「文人辦報」這四個字,彷彿這個典範在台灣歷史中從未存在過似的。


接替著的,就是商人辦報的時代。商人,徹底追求的是利益,有抽獎送家電送汽車免費送報的自由時報;有訂戶送腳踏車、熱水機的聯合中時;有一份降價求售到五元卻依舊陣亡的勁報。彷彿,報紙內的「新聞」可以和家電房車一樣,論斤稱兩賣的。那幾年,是台灣報業的血戰期,但以大視野來看,在港媒進入(註一)台灣前的本期,其實是相對安定的。


接著,就是港媒進入台灣的這段時期,台灣各媒體一面批判火力全開,一面徹底的《蘋果》化、《壹週刊》化。君不見台灣第一個跳出來公開和《壹週刊》隔海駁火者為誰?那就是政大中文系畢業的沈野。


結果?此君也是台灣新聞史上第一個把兀那不堪的光碟隨刊贈送的傢伙。送什麼?如果你忘記的話,筆者稍微提醒一下:光碟的女主角是他學妹,同為政大中文系的璩美鳳。這張光碟有著眾多的名字,筆者在此就不一一贅述。


這是一個鮮明的代表,在此可以看見,所有重砲抨擊港媒的商人,其實心中都很焦慮,「到底要怎麼跟『那東西』打對台?」


所以所有八開本的雜誌,有以露點圖片為號召者,有以色情文字為號召者。而報紙方面,各報也顧不得吃相,紛紛把質報的假面具撕掉,惡狠狠地和港媒一起爭食市場小餅(註二)。


港媒賣什麼?香港早有「淫賤雙周」的評論(註三)。那很簡單,就是淫、就是賤,就是色穢新聞。沒錯,本欄沒有打錯字的傳統,就是色、穢新聞。而淫賤雙周的老闆是什麼心態?是的,就是「賤人辦報」。


先假設文人辦報真的曾經普遍存在於台灣社會好了。很遺憾,台灣報老闆辦報心態,從以前的「文人」,之後的商人,到現在完全是骯髒下流的賤人時代。


此間,台灣媒體的反應實在是荒腔走板到了極點,一方面自認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港媒的無恥,一方面競相模仿港媒的羶色腥,相互競逐下流。容我做個比喻,這就像媒體最喜歡的日本A片情節,鏡頭下,女優起初用充滿痛苦的表情囁嚅著「不要……不要……」,到了後來,卻忘情喊著「不要……不要停!不要……不要停!」。以A片來比擬競逐情色的媒體工業,本欄深覺恰如其份。


另外,這些傢伙賤不賤?有多賤?就留待讀者自行判斷,這本用偷拍照片當封面的雜誌;這些用攝影機包圍當事人住家的電視台;這些用頭版,用第一落大版面報導此一事件,不做到有人跳樓自殺,顯示出媒體無遠弗屆、第四權的偉大力量絕不善罷干休的的報紙。這些傢伙賤不賤?有多賤?請各位自行判斷


編按:以下省略各媒體惡質煽情報導事例。


●千金易得,質報難尋



至於那個「台灣第一質報」,全國英菁,筆誤,自稱是全國菁英最愛的報紙(註六),在本事件中,菁英報則以總報導量居冠。有特稿有社論有圖有表有照片,不但總是放在第一落,還以中時、中晚、中天三傳統媒體持續大篇幅的報導。前文提到,看待新聞只是「選擇」兩字罷了,以報紙而言,衡量其重要性的指標便是「大」與「前」。


指標:大


大,指篇幅的大小,編輯認為重要的新聞,加以放大,這是一般常識。中時在331A6焦點新聞A7焦點新聞1.5個整版,動用名記者來報導這件事,這就是質報‧中國時報要帶給所有菁英讀者的新聞。告訴我,什麼事件值得動用八名記者去追?就連教宗逝世,這件舉世關注的事,也不見那家質報用了八名記者。


至於內容為何就不多提了,欲一睹奇觀者請隨手翻翻那家質報的資料。這裡要注意的是,A6版內,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篇幅是翻攝《壹週刊》,而且那些照片的動作,嗯那些動作,煩請諸君自行瀏覽。如此觀之,台灣現在的質報也真好當,跟跟《壹週刊》的報導,翻翻《壹週刊》的照片,立刻成為一則質報的好報導。該版尚有「陳勝鴻緋聞族譜」,綜觀事件發展至今,此族譜是其他報紙所無,這個大獨家,竊以為是質報之所以是質報的原因。


A7版中間是翻攝自各台畫面,左邊是聊備一格的的學者批評,右邊資料是以電視台互爭收視率的衝突框架寫就。這種報導方式,除了電視台主管外,對於其他讀者來說完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不知平時高唱「心中有讀者」的編輯大爺都跑去哪了?或是,這,就是他們預設的讀者?


最詭異的是下方標示為「政壇側記」的資料,標題為〈桃花黨代言人」世代交替〉。大意是立院袞袞ㄓㄨ公紛紛以此事消遣黃義交,旁邊還有一名立委奸笑(還是其他種笑容?)著看著中時晚報的照片,圖說寫著:「……桃色新聞成了許多人關注的新聞,就連立委們也相當關心。該報強迫全民成為偷窺俱樂部的共犯不但忝不知恥更妄稱是「許多人關注」此等低級當有趣的報導不難看出其質報報格


指標:前


接著是「前」的部分,越前面的版面,自然也代表了越重要的份量,「前」的極致,便是頭版。中晚在此事件中二度將此報導放在頭版。而中時也是每篇資料都在第一落。這很明顯地是編輯室認為重要的資料,但是,除了刺激銷售量以外,有什麼意義嗎?恕小可眼拙,未明其意。


中晚就算放了前面版面,報導出來的也是一些下九流的文字。在此只舉一句,「陳勝鴻,你只有那根行!」這種話都可以拿來當「報導」,我只能說中時報系對於新聞稿的標準已經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這不是什麼社會新聞,也不是什麼桃色新聞。說穿了,這只不過是罷了。


中時報系此等惡文惡圖不勝枚舉,果然是「族繁不及備載」。幸好,台灣除了台灣日報外,尚有一家自認有自覺、有良心的媒體肯為文批判這些現象。


四月二日良心報社以〈媒體自律,觀眾自覺〉為題,刊載了一篇發人深省的社論,在此簡述其大意如下:首先該文先提到台灣所有媒體以連日以大篇幅、黃金時段窮追猛打這件事,令當事人大嘆「媒體瘋了」。


接下來是身為媒體的自省,該社論言:「媒體在大肆炒作之餘,觀眾在滿足偷窺欲之後,有沒有想過當事人的處境?」、「更何況媒體刊載的是非法外流的照片。」。文中更提到潘寄給中時報系總經理黃肇松救命簡訊,該文認為「這樣絕望的求助,新聞人如果沒有一點動容,就太沒有人性了。但是很遺憾的,媒體還是沒有鬆手」、「這樣的媒體只能說變態」。 


編按:此救命簡訊指潘彥妃傳給台大新聞所時代的恩師黃肇松,希望他能發揮影響力,讓報導最烈的中時報系能收斂一些。


對於「大」和「前」的質疑,良心社論提到「為什麼都要花一整個版面報導八卦新聞,甚至做到一版頭題?」看了上文,各位應該知道良心社論很明顯的是抨擊中時和中晚。身為媒體人而有此道德良知,我們應該給予此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最熱烈的喝采,是不?


最後良心社論到自律和他律的問題,即媒體不喜歡他人干預,稍一管制便高呼妨礙新聞自由,「但媒體有一點自律的能力嗎?」「閱聽眾雖然是被動接受資訊,但也左右著媒體的走向,民眾有一點自覺的意識嗎?」 


良心社論可說是一道警世晨鐘,喚醒沈淪的媒體。接著,在公布這良心報社之前,各位不妨請一猜究竟是哪家優質媒體?

























  

●今之周處,何可得焉?


中時晚報。


沒錯,那就那家中時晚報就是那家最熱衷該八卦的中時報系。本欄曾於〈在命運的火焰中〉,分析台灣媒體是「既做縱火犯,又當消防隊」。而中晚的社論,正是此言的註腳。該文雖猛烈批評台灣媒體,所言所論也符合現狀,但觀其言、視其行,則是標準的報格分裂,俗稱自婊


不錯,台灣媒體的亂象該文都提到了,但是最該批鬥的,是披著質報假面的中時報系。而自42之後,該報系一反之前的醜態,以社論等稿件大肆批判媒體亂象。殊不知亂象的起源之一便是自己。


該文提到「潘寄給中時報系總經理黃肇松的救命簡訊」一事,按中時的說法是黃打給《壹週刊》總編輯時,對方回應以「已付印,來不及了。」回答,但按自由的說法則未有此通電話。姑且不論此通電話的真假,黃肇松身為中時報系的總經理,且在師大、台大授課,可謂是學術兼修。但其於329收到該封救命簡訊,無論能否影響《壹週刊》,至少,他能做的就是發揮在中時報系的影響力,阻止其後中時報系一連串的過度、不當報導。



但是,黃總經理有嗎?不,他沒有中時報系依舊以大版面、大照片,刊載此一事件。待事後,於研討會上出示該封簡訊批判《壹週刊》,不只顯示出其偽善,更可看出這位慈祥老者學術兼修假面下的真面目。


編按:拿學生向中時的求救簡訊批判《壹週刊》,證明其邏輯非常人所及。


周處除三害的故事,不曉得中時長官們聽說過嗎?有的話,應該有自清的舉動吧?不過很可惜,這是不可能的。該社論有言「閱聽眾雖然是被動接受資訊,但也左右著媒體的走向,民眾有一點自覺的意識嗎?」假設真的閱聽眾可以左右媒體的走向,那麼,總編輯黃清龍副總編輯張景為,閱聽眾要求貴報替「新二二八時報殺人事件」道歉的呼聲,你們的反應是?那紙薄如蟬翼,重若千鈞的道歉文,出是不出?


編按:本文頗具先見之明,刊出至今已8年,該報系表現只見更糟,未見最糟。


我們當然知道中時無心,也不懂自省,所以還是一句話,筆者請求各位,在購買中時,以及全國所有惡質報刊前,請先問問自己的良心,那個身為人,最素樸的良知良能一句話,「它,值不值得買?


重刊註:後文略。





註一:各大報的用詞為「入侵」。


註二:全國閱報率跌破五成,這已不是大餅,是小餅了。


註三:指《壹週刊》和東週刊。


註六:近來常可以看到中時在自家報紙上刊的廣告,搬出某些數據自稱是全國菁英最喜歡的報紙。這只能反映出其廣告量下跌,一再以夜路吹哨的方式替自己壯膽。



***




        摘錄完畢。


各位至今仍可在各項反媒體公害行動窺見中國質報的陰影,但優質的中晚呢?這麼優質的報紙,在本事件後半年,便化做歷史的塵埃。


既是現世寶,亦為現世報。






延伸閱讀:

昔時中時,曾忠實?

試驗收一項「嚴肅的學術工程」:林著《大眾傳播理論》讀後雜感

2011台灣新聞自由報告書

置入性行銷:下濫政府
 

公關(六):白賊藝



---

2 則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