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HCB(三):布列松其人



PAR118299





以巧妙的視覺組合,賦予世界真相的意義。




    布列松1908年出生於法國巴黎,高中時對繪畫發生興趣,並在立體派畫家安德烈洛特(André Lhote)門下學習了二年繪畫(19271928),在洛特的訓練下,養成對幾何構圖的敏銳能力,這些幾何構圖的對比,在他往後的照片,可以反覆看見。事實上,我們由布列松以及所提及的攝影家來看,繪畫的訓練對於好的攝影家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事實上,除了繪畫外,一般介紹布列松的文章,都忽略了布列松的另一項興趣,那就是文學,欠缺文學與攝影,對瞭解布列松的攝影觀來說,是重大的疏漏。布列松飽覽群書,他看普魯斯特,看杜斯妥也夫斯基,看尼采,也看討論叔本華的書。他說,看完討論叔本華的書之後,他還跟著看羅曼羅蘭,看東方哲學。但在文學界中,布列松最欣賞的,便是法國詩人布雷東(Andre Breton),布雷東是不但是基進的超現實主義者,更是超現實主義運動的主要鼓吹者和創始人之一。也因此,日後布列松曾說自己的人生觀是超現實主義式的,其根源可向上探究至布列松的少年時代。


提到超現實主義,就得拉出一條軸線,釐清布列松與超現實主義之間的關係及中文資料上的疏失。一般論者提及布列松與超現實主義的關係時,都想當然爾地將布列松曾經學畫,與他曾表示超現實主義是其人生觀。論者往往將這兩點過度連結,得出布列松的攝影作品受超現實畫派影響甚深,進而推論到其作品充滿超現實風格。這種想當然爾地說法乍看可信,但卻無法解釋布列松的攝影作品,是那麼具有社會寫實性,也和他的攝影記者身份相抵觸,那麼,這裡該怎麼說呢?


    一份布列松寫給著名攝影評論家、紐約現代藝術館攝影部主任John Szarkowski的信,可以解釋這點。他寫道:「超現實主義作為一種人生觀,這影響我最大,但影響我的並不是特別超現實派繪畫。」、「如果將『超現實主義』這個稱呼加在你身上,那麼你每隔一陣子就會有個展覽,你的作品就會變得很矯揉造作,很機密隱晦。繼續做你想做的事吧,不過何妨使用『新聞攝影』這個名詞,它能使你直接接觸到世上正在發生的一切。


    所以我們可以明白,在從事新聞攝影時,布列松是清清楚楚自己從事「新聞攝影」工作,而且也不喜歡有人將自己的作品冠上「超現實主義」的帽子。他認為一旦成為超現實主義者,就會矯揉造作,那就和他一貫的「自然寫實」攝影觀相違背,這點分際,是一定要加以釐清的。


繼續看布列松的生平,其後進入劍橋大學修習兩年的英國文學後,在非洲旅行的歸程,於巴賽隆那接觸了由匈牙利攝影家 Munkasci 所攝的照片,深受感動,於是在1932年,24歲,相當於大學畢業的年紀,買了第一台萊卡相機,才開始投入攝影業。


1934,以攝影師的身份參加前往墨西哥的探險隊,但此一探險隊在進入墨西哥後隨即瓦解,布列松只得住進貧民窟,靜待轉機。


1935,由墨西哥前往美國,和保羅史川德(Paul Strand)學習電影,19361939年回到法國,擔任導演尚雷諾瓦(Jean Renoir)的助理導演。


1937,在西班牙的醫院拍攝紀錄片《生命的勝利》(Victorie de la Ovie),大意是記錄西班牙內戰時,外國醫藥的援助實況。並且於戰場拍攝許多珍貴的鏡頭,於西班牙當地結識卡巴(Andre Capa[1]


1940年,於二戰中被德軍俘虜,試圖越獄兩次,但均失敗,命在旦夕。1943,死裡逃生,活躍於MNPGD[2],並積極留下戰火中藝術家、畫家與作家的肖像。19441945和一群法國的攝影家,拍攝於納粹鐵蹄淪陷下的巴黎,與解放後的花都。拍攝《返鄉》(Le retour),記載戰俘及浪跡天涯者返鄉的情況,甚為動人。


      1946,紐約現代藝術館誤認他在戰爭中身亡,替他舉辦「布列松遺作展」,得知現代藝術館的「美意」後,布列松特地由巴黎趕往紐約,參加「布列松遺作展」,風靡全場,受到英雄式的歡迎。


    1947,與卡帕(Andre Capa)、西摩(Chim, David Seymour)以及羅傑(George Rodger)共同創立日後名聞遐邇攝影社,「馬革南」(Magnum)。Magnum是拉丁文,意為兩公升裝的大號香檳酒,喻有量多質精之意。


    19481950,以三年的時間漫遊亞洲。此時亞洲局勢動盪不安,尤其是印度、緬甸、巴基斯坦、中國及印尼,在中國時,他用的名片是:「攝影記者  葛百昇」,這也實實在在證明了他瞭解自己從事的是「新聞攝影」,而並非其他。1948年因報導印度聖雄甘地遇刺,獲「海外新聞協會獎」(Overseas Press Club Awards)。


19521953,回到歐洲工作,在1952年於法國出版《偷偷摸摸的影像》(Images à la Sauvette),本集的扉頁,題有這樣的字——決定性的瞬間(L'Instant decisif)。之後本書發行英文版時,聽從Magnum創始人之一的西摩建議,改為《決定性的瞬間》(The Decisive Moment),即為世人所熟知的那本《決定性的瞬間》攝影集。他在本書寫道:攝影是瞬間的掌握,是認知、亦為感受。是表達世界的視覺型態,也是不斷質疑的過程。以巧妙的視覺組合,賦予世界真相的意義。


所以,對布列松來說,相機快門開合的瞬間,擷取的是對新聞事件進行中,最合適的瞬間,也就是說,在這百分、千分之一秒的瞬間,已將進行中的事件,做最適合的選取。這其實是掌握事件脈絡的精鍊過程,其間細節,筆者將待後文詳加解說。


然而,由於布列松畫面中的幾何構圖美感、控光與快門的準確佈局,使得他作品中的藝術價值大為提高,因故使重視「事件恰當完整表達的重要性」此一要點被忽略,以後人的接收觀點來說,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形式壓倒內容的絕佳案例。


    1954,成為蘇聯於其他國家恢復關係時,第一位被允許入境的新聞記者。因報導鐵幕下的蘇聯,二度獲得海外新聞協會獎。1955年,出版新聞攝影集,《莫斯科人》。


    1956,布列松於羅浮宮舉辦攝影展,這是攝影界有史以來首次於世界性的博物館展出,過去諸多攝影大師無法完成的夢想,布列松辦到了,全球攝影界無不額手稱慶,稱呼本年度為「布列松」年,而這也正是攝影藝術跨時代的成就。若說由此為起點,攝影在世人心目中,由工藝匠之術,成為藝術家之道,一點也不為過。並於本年度出版國共內戰時的攝影集:《轉型中的中國》。


    19581959重遊中國三個月。因本年度的新聞工作,於隔年三度獲得海外新聞協會獎。


    1960,在古巴從事新聞工作,重遊墨西哥四個月、日本三個月。因古巴的報導,四度獲得海外新聞協會獎。


    1966,脫離Magnum,但仍同意Magnum使用其照片。

    
    1968,採訪震撼世界的法國68學運。五月,學生示威達到顛峰時,四處一片混亂,布列松仍冷靜地觀察這個事件,謹慎決定按下快門的時機,所以一小時只拍了四張照片。在那極其混亂的一小時內,有三百六十萬個千分之一秒,而他只選擇了其中四個,這種不盲拍、不碰運氣的攝影方式,有別於一般莽撞的攝影記者,可以說就是補捉「決定性瞬間」的最佳例證。


    1969,費一年之久,準備明年於巴黎的大殿(Grand Palais)的展覽,「法國見聞」(En France)。為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拍攝兩部紀錄片。


    1973左眼因積勞成疾,罹患永久性斜視,因此自新聞最前線退休,專心習畫,只有閒暇之餘才拍照。


    1975,因其半生的報導與攝影,獲頒牛津大學榮譽文學博士


    1979,紐約國際攝影中心,替布列松在美國舉辦了為期三年,橫跨十五個大城市的巡迴展覽,其後並將其作品運至世界各地展覽。


    2004,手持35釐米深黑色萊卡相機,見證二十世紀無數世界大事的布列松,八月三日在法國西南部家中去世,這位用他的相機定義了二十世紀的歷史的大師,在二十一世紀初,回到歷史,享高壽九十六。








PAR118299
1947,Henri Cartier-Bresson,William Faulkner
 William Faulkner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得獎感言指出:「我不認同人類已至盡頭……我們能忍受苦難,也終將獲勝。


在眾多文學家的華麗感言中,福克納卻以簡單有力的致詞成為膾炙人口的演說,為何?


回到得獎年代,當時是多麼地動盪,末日之說甚囂塵上。


1945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二戰終結。
1946邱吉爾發表「鐵幕」演說,預告冷戰來臨。
1947印度、巴基斯坦獨立;第一次印巴戰爭,請注意布列松此時正在印度記錄歷史;台灣  二二八屠殺。
1948以色列獨立、第一次以阿戰爭;美國實施馬歇爾計畫;柏林危機;東西德分裂;中國內戰。
1949新中國政權成立;朝鮮危機。
1950韓戰爆發。


看著這張相片,我們不難想像福克納在發表演說時的神情,與得獎之後接踵而來的採訪。


但是,我們的攝影者是布列松,不是一般攝影記者。


在得獎後蜂擁而至,是一般的平凡記者。這張,是布列松在1947年到美國訪問福克納所拍的照片。


易言之,在福克納領受桂冠之前,布列松就瞭解福克納的文學價值,這才是決定性的瞬間


台灣器材論壇的眾多網路大師各說各話任憑己意地對「決定性的瞬間」進行字面上的解讀,強調技術著重器材等各種言之鑿鑿的理論大行其道,可惜的是並非如此。


布列松本人相當反對器材、技術教本《決定性的瞬間》預計在美國上市時,書商希望他能在攝影集中加入一篇類似「布列松教你這樣拍~咪揪~^.<」的文章,但布列松不假詞色地在編輯會議上當場翻臉,差點使這本書的美國版胎死腹中。


以布列松的論點,決定性的瞬間早在拍照之前就決定了[3],而能否觀察到這瞬間,需要文學哲學的思考,至於構圖的美感,則來自繪畫的訓練。


回歸台灣論壇,當有新手詢問哪些書籍對「攝影」有幫助時,得到的答案清一色都是「XX這樣拍就對了」、「XX教你拍美少女」、「外拍姿勢大全」、「XX相機聖經」、「XX全攻略」這類毫不掩飾的器材與「教學」書籍,也難怪台灣一般相機使用者認識的不是布列松,而是網路攝影大大了







延伸閱讀:


覺得福克納的時代沒有現實感嗎?看看同時間台灣的狀況,也許你更能融入當時的背景。



HCB系列全十篇,每週三出刊。




[1] 即一般人所熟知的Robert Capa,本名André Friedmann
[2] 協助俘虜與戰犯逃亡的組織。
[3] 相關論點會在後續篇目繼續說明。


---

7 則留言:

  1. 『教你第一次拍就上床』

    欸我最後一個字打錯了,是上手啦,科科科

    回覆刪除
  2. 馬上就有讀者提供連結:

    http://ppt.cc/(7Ri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2&t=922206&p=1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628289&bid=6&r=284&page=1

    一般讀者:「這故事告訴我們:老婆婚紗要自己拍。」

    HCB:「婚紗照乃無用之虛像。」
    (HCB遺孀是攝影師)

    回覆刪除
  3. 戰勝愛情的永眠玫瑰----愛蜜麗。

    回覆刪除
  4. 總算等到清新回應了!

    回覆刪除
  5. 不小心看到一個錯字
    1948年因報導印度聖雄甘地「欲」刺

    感謝好文

    回覆刪除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