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不如攜手雨中看



DSCF5788




東風未放曉泥乾,紅藥花開不耐寒;
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攜手雨中看。










東風未放曉泥乾,紅藥花開不耐寒;
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攜手雨中看。

竇梁賓‧雨中賞牡丹


竇梁賓於有唐一代並非著名詩人,全唐詩僅錄兩首,代表作亦僅此一首。不過,縱為代表作,也未被選入退士之詩三百,復以千餘年後的小島,有自稱才女者,竟將紅藥花解為「牡丹」,我想小賓賓一定很悶吧。


儘管題名為〈雨中賞牡丹〉,詩中卻不出現該花,而是紅藥,這其中必有故事,因將紅藥花當牡丹,本詩即不可解。但職業作家毫無思索地將之混同,而孕育這種作家的社會,究竟如何?


芍藥(ㄕㄠˊㄧㄠˋ)與牡丹相似,但最大不同於芍藥是草本植物;而牡丹是木本植物。然,草本與木本相異於何?在連花店小姐都不一定知道的年代裡,可能只有親手耕種過的人才明白。


理解「芍藥」與「牡丹」的差別,為本詩關鍵所在,「芍藥」最早且最著名的登場是在詩經的〈鄭風〉:「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此引文與詩經的其他篇章同然,有諸多分歧解釋,此採原意解。


然,原意其實超乎讀者對「經典」美好的想像,所以國文系的教材會瞞之以婚約定情之物,順帶及此代表「將離」,為贈別之花,但事實是殘酷的。


鄭衛之音」這個詞有聽過嗎?所謂「鄭衛之音」就是蔑稱為「靡靡之音」的東西。因為詩經中的「鄭風」與「衛風」(鄭國與衛國的民歌)因直接表達一己真摯的感情,因此被當時的衛道團體公幹。


返初,詩經中許多篇章都直言不諱地顯示男女交往的大膽情況,但後世儒家為了把詩經當成自己的聖經,開始了漫長的曲解之路,例如把「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這段的芍藥解釋成「期許下次再見面的贈別禮」,但此禮教說法卻不能扣合對「鄭衛之音」的批評。


到底古代的「芍藥」意義為何?實在不方便在公開版面解釋,就把它當作是先民社會中「原始家庭」那樣的感覺吧。以現在的話來說接近「複雜的男女關係」。


欲理解「紅藥花開不耐寒」,必先對「芍藥」的文化與植物特性雙方瞭解,才能知道作者的涵意。


前述,芍藥是草本植物,在草本植物中,芍藥是耐寒植物,生長北界可至西伯利亞,由此可知其特性。既然如此,為何作者言花「不耐寒」?答案在「芍藥」的文化性


亦即作者陳述的並非植物性不耐寒的芍藥,而是文化性的芍藥,由「不耐寒」這種與事實相反的表述,可見竇粱賓認為經不起考驗的是複雜的男女關係。


再看「牡丹」,儘管後人覺得牡丹過豔,但那是受到宋代理學公幹牡丹的結果,在詩人身處的唐代,牡丹可謂國花。值得共賞牡丹的人,必然也有同級地位。


因此,「牡丹」與「紅藥」的關係,並不若表面那麼單純,更別說是混為一談了。


最後是「天晴」,在古韻文的解讀中,「晴」字絕非只為「晴天」解,另有字典裡絕對找不到的意思,那就是「情」。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劉禹錫‧竹枝詞


〈竹枝詞〉是唐時流行的民歌樂曲,時有文人填詞入樂,最富盛名者乃劉禹錫此篇,但要說明的是〈竹枝詞〉並非詩名,而是曲名。


這詞妙著在以天氣為喻:「一邊下雨、另一邊出太陽,所以這到底是晴天,或者不是晴天呢?」其實,是不是晴天、不重要;有無「東邊日出西邊雨」這種異常天象,也不重要,對於故事主角來說,重要的是郎心有情無情


瞭解唐詩的寫作邏輯後,再回看〈雨中賞牡丹〉:紅藥花耐不耐寒?不重要。為何紅藥花開時未吹起春風?不重要。為何天晴花已老?不重要。只有一點是重要的──



DSCF5788





延伸閱讀:
文學理論導讀(續):心理分析

東方主義與








--


1 則留言:

  1. 關於鄭衛之音,傷寒雜病論有提到"陽明病虛則鄭聲,鄭聲,重語也",以現在流行語就是洗腦歌,重覆的旋律,重覆的歌詞,其實對人的心志有不好影響,所以我覺的衛道人士公幹鄭衛之音並不是它表達真摯情感,而是上述理由。

    回覆刪除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