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這是給考試前參考用的,考上了,請你把本小節的話通通忘掉,因為我想講的不是這個。
(四)傳播理論
沒什麼好講的。
其實我本來只想打一行文的……不過這是各校共通的必考科,那就講一下吧。
為什麼?
以考科而言,其實現在各校考的,都過度偏向大眾傳播理論,而不是傳播理論。不過有些會在考科標明大眾兩字,有些不會。
如果你有基本概念的話,就應該知道傳播領域涵蓋的七個層級,而大眾傳播只是其中之一。
這七分之一,其實也不必特別研讀,只要政治社會心理經濟四科通一點,大眾傳播理論就迎刃而解。
不過就事實上而言,大學生能通這些科目的,應該也不多,這也造成了(大眾)傳播理論仍然需要研讀的原因。
麻煩就在這裡。
所以就需要傳播理論的課本,接下來的問題更大,因為和其他社會科學相較,臺灣傳播學門可以當作課本,或是全面性描述概觀的書,和其他學門相較,是絕望性地少。
以量來說比不過,以質呢?仍然是參差不齊。
這也是非本科系在新聞傳播所上所遇到的第一道難關。難關,有簡單的方法繞過,也有困難的方法硬攻。
簡單的方法,就是去補習班,他們會告訴你系統性的知識,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困難的方法是,牆在你前面,粉碎它。
以效益和心理上的安定度來說,當然是前者為佳。但如果你選擇後者,考上了研究所,那就是你回本的時候。
自學來說,就買個翁秀琪老師的《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另外可以加買李金銓老師的《大眾傳播理論》,不過這本書比較久,有些名詞的翻譯會不一樣,要先注意這點。如果兩本都有,先看李金銓的書。
翁老師的書要注意,第一第二章可以先跳過,等你有社會學基礎再回來看。否則要讀懂,要很有耐心去查裡面各項名詞、學說是在說什麼,但如果真的看懂一二章,那其後就輕鬆愉快了。
另外,有一本得過曾虛白新聞學術獎的教材。但是,購買之前我建議你先看《新聞學研究》第57期,找余陽洲老師的大著,然後再自己決定要不要看。
《傳播批判理論》,考前拿來讀是可以,但如果你進研究所後想繼續引用裡面的資料,務必先和您的指導教授確認是否妥當。
若以正確性與時宜性為推薦標準的話,或可考慮《臺灣傳播學的想像》,該書是《社會學與臺灣社會》的另版。
但最大缺點是貴和深。兩冊比《社會學與臺灣社會》還厚,而且是學者的單篇論文集結,喊價1000,是否購入也看您的口袋深度,不過,這本書的二手流通量算大,因此考完後多注意二手市場可以買到許多書況極佳的二手書。而何謂「書況極佳的二手書」?當我這樣說時,你就要有傳播學子的敏感度了。
裡面內容難度偏高,但富參考價值,較各類教材來說也相對新穎,就算讀到研究所,本書也有參考價值。
這本書的另一特點是分領域撰寫,不像基礎教材要全本讀完。可以挑你考試相關的領域來讀,其他的可姑且擱置,雖然偏食,但卻是應付考試的不得不然之計。
以上提到的均是國人著作,坊間有間以某位著名學者為名的出版商,出了一系列的傳播理論相關書籍。
但是,告訴你一件事,要看翻譯書,你要承擔誤譯、錯譯、漏譯的風險。例如,布赫迪諤變布希亞。
或是把credibility、transferability、dependability、confirmability四原則漏了confirmability。
在結束前想提醒你的是,這些都是國外的理論,本地使用時要切記合不合用,我在之前的文章提到讓理論死,不是讓人死,正是提醒你這件事。
最後,這是給考試前參考用的,考上了,請你把本小節的話通通忘掉,因為我想講的不是這個。
延伸閱讀:
我們用什麼教材?
正因為現有教材不足為恃,我才必須自編教材。
新聞、傳播研究所考科(五):社會現象分析
考科(六):新聞學
教材的問題,不只存在於傳播理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