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閱讀:
讓我自由你的夢想(三):不花時間思考,就花時間重考相遇與離別的行星(三):別想奪走我的智力
正如所有社會科學類書籍,開頭的章節談思想與概念,所以相當抽象,從這章開始,我們就要進入具體的學習方法。
先從「筆記」開始。
(一)上課筆記
概略來說,筆記分兩種:一種是上課抄寫教師講授重點的文字;一種是閱讀教材時所註記的文字。
高中上課很少作筆記,這可以理解。因為課本很無聊,就算認真紀錄也對人生毫無幫助,再加上老師照本宣科,就算抄下上課的話語,也只是謄寫課本罷了。
所以上大學就繼續不做筆記就畢業的大有人在。
但大學要高分一定要筆記,這就是我們的底牌。
要怎麼做,和科目、教師與筆記者有高度連帶關係,因此只能在這篇文章中提醒你筆記的重要。以傳播相關課程來說,筆記的重點何在?這就是我們上課會傳授的方法。
回想起過去的課堂經驗,也許你有疑問,有些老師上課時完全不知重點何在,那要如何筆記呢?
首先,你該先思考,自己對這堂課與教材的瞭解程度有多少?不必在課前就做到「完全瞭解」的完美狀態,但一定要有基礎認識。若只以空白的心靈面對課程,那不管多細微末節的資訊,對你來說都像發現新大陸般刺激,而當你專注於細節時,就無法判斷主幹的全貌,當然也就無法思考何謂重點了。
什麼?你說男女授受不親?人緣不好?會害羞?
同學,這些問題要靠你自己面對。
先問自己,是否課前預習了?是否上課認真聽講?若這兩個答案都是Yes,但還是無法掌握教師授課重點時,怎麼辦?
這時就必須思索:「是否教師上課根本毫無重點可言?」
注意!順序千萬不可顛倒!
雖然大學中一定有打混的老師,但一定要先認真審視自己是否確實預習?上課是否認真聽講?先確定自己沒問題後,再思索問題的根源。絕對不是發生問題後先檢討別人,如有這種習慣,那一輩子也無法進步。
假設問題的根源不在你,而真的在老師身上,那麼……?
聽好,大學是很自由的,我沒有要你蹺課,但你可以考慮「在家(宿舍)學習」。
(二)讀書筆記
接著是閱讀教材時所註記的文字。
剛買的新書,只能說是半成品。只有當你這位主人,主動在書上劃線、進行筆記後,它才是你真正的「所有物」。當你踏入了思考的深層領域後,重點在你的註解,而不是書中的資訊。
本文要求你主動註記,但前提是「自有書」,請別在借來的書上註記,那非常沒水準,更不要破壞公有書的內容。記得大一時在X大圖書館借到一本教科書,某頁頁底寫著:「那麼,關於這個理論的說明,將在下頁以圖表方式進一步呈現。」
結果後幾頁就被撕掉了。
剛入學的我,立刻就對這間在荒山野嶺、要經過墳場區才能到的學校學生素質留下深刻的印象。附帶一提,我曾看過教科書被藏在廁所的天花板裡。
當知道註記的重要性後,接下來的重點是:如何註記?
小朋友的課本常常以五顏六色的彩筆將整頁塗滿,這無可厚非。但若是成年之後還維持這種方式,相當不得要領。
劃重點是必要的,但只需在句意的關鍵字,有承先啟後功能的樞紐詞上做註記,其他的部分保持空白,這才有強調與突出的作用。
用螢光筆把頁面塗滿,反而無法看出重點,這是許多學生的通病。
但你說抓不到重點怎麼辦?
就跟(一)的狀況同然,每科的重點不同,有些科目重點在公式,有些科目的重點在推論過程,不可一概而論。當然,新聞傳播領域教材的註記與重點劃法,也是我們會教導的基礎能力。
在讀書之前,先學會怎麼讀書,之後的進度就會以等比級數的方式成長。
舉例來說,假設你一次從圖書館借了差不多厚度、差不多等級的十本傳播教材,第一本發飆似地以七天讀完。請問,把全部的教材讀完總共要花多久的時間呢?
以數學的角度來說,可能是七十天左右,但這種答案並不存在於現實。
現實的狀況大致分兩種:
1.沒掌握讀書方法:
讀到第二本就因勉強強迫自己而感到無趣,氣力放盡之下,全盤放棄,這樣十本書只要花九天就讀完了。
2.掌握讀書方法:
第二本六天、第三本五天、第四本四天、第五本三天、第六本三天……這樣只要大約四十天就可以讀完。
(三)讀書筆記:特殊案例
本章第二節提過這句話:「當你踏入了思考的深層領域後,重點在你的註解,而不是書中的資訊。」
對初入門的學習者來說,很難瞭解這句話的意義。因為在起始階段,求知的重點是記誦書本知識,而非反覆組織連結,創造新的知識。
因此本節就以閱讀一本困難的原文書的經驗,作為說明。
作者在其他文章提過,這是台灣學界擅自發明、創造出來的產物,彌爾頓是名詩人、名政論家、名宗教家,但絕不是新聞自由主義者。
這本連當代英國的英文系都只在「十七世紀政論文學」這類研究所課程列為「延伸閱讀」的書,和近代英文文法不盡相同的創作物,讀來妙趣橫生。若以近代英文文法分析:可看到以副詞子句引導名詞子句中有形容詞子句外加同位語間不容髮地氣勢磅礡的長句外加連接詞以平行句式延展滔滔不絕的論證分析從亞當夏娃講到田園劍橋,而這一切只為了公幹英國國教派。
所以,要讀懂這本書,只看三四遍是不夠的,當時把善本書印四份:
第一份:註記單字
近代英文的閱讀常識是「讀完前不要查單字」,但這樣的常識在十七世紀文學無法通行。因為許多字意的用法和現在不同,更有許多字連拼法都不盡相同,再加上多數的拉丁文專有名詞[5],這類專有名詞[6]是絕對無法從上下文推斷的。
如果不知道的話,那就別談讀懂了。
第二份:註解句式
這本書,就算拿第一份的全註版給你,各位大概也看不懂。
關鍵在句法結構。
近代英文的語意常識之一是:否定詞擺在主要子句的動詞前,讓人一眼就知道作者的態度。
不過,文豪(或說古式英文)是不管這種常識的。
也可以這樣說,正因擺脫文法限制,才成為文豪,此外還有以讓步、條件表示的語意否定,萬一在閱讀時沒找出這些否定意,那就完全錯解文意,這在解讀上是死罪的大錯。
所以第二本用來分析與組織句、段落文意。
第三份:閱讀專用
整份不作任何記號的素書。
等確實瞭解後,就需要閱讀用的複本,原因很簡單,因為前兩份複本寫滿註記、難以閱讀。
要真正瞭解作者在文字之後的引伸意,就需要反覆、不受字面意干擾地閱讀與思考。
第四份:註記專用
當確實瞭解文豪的用意後,就要把17世紀的概念和現代進行連結,例如書中反覆提到“liberty”這個字,而“freedom”這個字就屈指可數,在現代語意來說“liberty” 和“freedom”可謂同義異字,但在17世紀是如此嗎?或對文豪來說,這兩字的概念相同嗎?
若同,那所使用的語境為何?或說同樣概念為何要以兩種名詞定義?
若異,區別何在?何以後人將之視為相同?理解是哪裡出了問題?
第一到第三份複本,都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當從語意、結構、文法、字面意與引伸意各方面都理解後,也就全盤瞭解彌爾頓的「新聞」概念。以學習者來說,已臻頂峰。
但作為研究者,只滿足於那樣的程度是不夠的,還必須主動生產、製造知識,這就是第四複本的用意。故知對學術探求者而論,最有價值的就是最後的複本,因其內容已逸脫、超越了彌爾頓的原意,將之置入更深層的歷史與文化脈絡,與當代進行對話與連結。
上四複本,若印證到你的學習邏輯,應為:
第一步:瞭解基本概念
第二步:將概念進行連結
第三步:通盤理解,找出教材文字後的深層概念
第四步:主動與教材對話
儘管同學們在大學時幾乎沒有面對原文教材的機會,但這種日出雲谷、返旋跌宕的閱讀註記──從瞭解基本概念到主動對話的能力,希望各位能牢記並應用。
延伸閱讀:
政大奇聞:親愛精誠?(前)[6] Eikon Basilike、Defensio Regia pro Carolo I、Pro Populo Anglicano Defensio Contra Claudii Anonymi Alias Salmasii Defensionem Regiam。其實這三個名詞還不夠歷史機緣在書中出現,在此僅為拉丁文參考範例。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