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把新聞學引進本地者是不惜扭曲原意,為支那種族主義黨喉舌之流,但新聞學,其學科本身並非如此。
因此想瞭解新聞學的話,不必、也不能讀那些人給你的書單,而應當由《史記》開始讀起。
假設你是有志於新聞學的學生,寒假前想趁機自我充實,向老師問說寒假該讀哪些書,而老師回答:「《史記》」。
你會真的去看嗎?
或者你覺得老師考卷改太多了?
※※※※※※※
傳播領域的同學,提到本門「必讀」的書籍,你會想起哪些?
是上世紀,電視剛誕生時所寫的傳播理論?還是盲目迷信農藥的廣告商DM?亦或是授課老師胡亂編寫、毫不更新(也無能更新)的版稅教材?除此之外,你能選擇的也只剩下研究生翻譯國外參考書,雖然文句不通、誤譯多有,但你也只能如此……
因此,有志精進的同學,永遠面臨幾乎無書可讀的狀況。
但仔細一想,新聞學真的是那麼狹窄的學科嗎?
固然,把新聞學引進本地者是不惜扭曲原意,為支那種族主義黨喉舌之流,但新聞學,其學科本身並非如此。
因此想瞭解新聞學的話,不必、也不能讀那些人給你的書單,而應當由《史記》開始讀起。
當然,沒上過課的讀者,至此若仍深受支那種族主義黨的偽造史毒害,當無法理解為何新聞學當以《史記》為師。
所以我們這樣問好了。
司馬遷遇過嬴政嗎?遇過項羽嗎?遇過劉邦嗎?
在那個沒有近代科技的歲月中,太史公是如何追求他心目中的真實?在皇帝意志(而非國家權力)的壓迫下,他如何以一己之力完成藏諸名山的鉅作?
新聞學的關鍵問題,就在此處。
當然,這些問題並不易回答,但只要認真理解史記,絕對比那些印上字的紙好太多了,至少能讓你的寫作能力提升。
※※※※※※※
聽到同學的回應,以教師的立場而論,我既教到,也教出好學生。
謝謝各位。
延伸閱讀: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